• 2011北京高考试题库百度文库试题及答案-云返教育

    • 已知函数g(t)=bt2+at是定义域为[a-3,2a]的奇函数,而函数y=f(x)???R上的偶函数,若对于x≥0时,都有f(x+2)=-f(x),且当x∈[0,2)时,f(x)=log2[g(x)+1]则f(-3)+f(4)等于(  )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10年来,西部地区腾飞的一个重要秘决在于文化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这体现了
      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②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③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④文化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社会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坚持这一制度。多党合作的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5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L不亮,电压表有示数。已知电路中各处均接触良好,除灯L和电阻R外,其余原件均完好。
      (1)请写出发生上述现象的两个可能原因:
       
      (2)为进一步确定原因,小华同学将一个电流表正确串联在该电路中,闭合开关S,观察电流表的示数情况。若电流表有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若电流表无示数,说明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3)为进一步确定故障,小明同学将图14中的电压表并联在灯L两端,请判断他能否查找出电路的故障,并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初,德意志仍然是一个政治分裂、经济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1807年,德意志邦国之一的普鲁士进行了农奴制改革,率先踏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其他一些邦也相继进行了类似改革。1834年,以普鲁士为首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宣告成立,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德意志的工业化进程由此开始,并对政治统一提出了迫切要求。
      ——摘编自李工真《德意志道路:现代化进程研究》
      材料二 1870年以后,德国工业化进程加快,通过普法战争,德国从法国夺取了矿产资源丰富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并获得50亿法郎的战争赔款,统一后的德国继续扩大军费支出,大大刺激了与军火生产有关的重工业。军事上的需要使铁路和海运获得迅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钢铁、机器制造等一系列重工业部门的发展。由于德国工业化起步较晚,这使得它能够集中力量投资于新兴产业,因此电气、化工等现代化工业部门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在学习外国先进科技的基础上,完成了科学研究向应用转变的重大突破,新的科学发现很快就能应用于生产、转化为生产力。
      ——摘编自孙炳辉、郑寅达《德国史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英国相比,德国工业化启动的特点。(3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870年后德国工业化迅速发展的原因。(9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莫之一,不可,故立君。”这种主张最符合下列古代哪一学派?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今吏部之职,拟古宰相。而其黜陟之柄,有宰相所不及也者。今凡不由吏部拟上而特旨迁除者,谓之传奉官,必不久而罢。” 这一现象发生在
      答案解析
      类型: 单选题     难度系数:
    •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回答提出的问题:
      材料一:某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变化情况
      项目 年份 GDP增长率(%) 就业人数年递增率(%) 年末城镇登记
      失业率(%)
      2006年 11.6 0.5 4.2
      2007年 13.5 0.24 4.1
      2008年 14.9 0.31 3.9
      注:目前该地区尚有失业人数约5万人。
      材料二:某市社会劳动力在各类企业中的就业情况
      所有制 年份 国有经济 集体经济 民营经济 外资经济 其他
      2002年 35% 20% 15% 6% 24%
      2008年 20% 18% 30% 10% 22%
      材料三:某市电视台记者采访发现,该市民工就业市场上存在着一种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女工在拼命找工作,另一方面很多企业招不到女工。尤其是服装缝纫等以女性员工为主的行业,对女工需求量很大,但大多数女工都不愿意到这些行业工作。为此,服装缝纫企业已经普遍把女工的月工资调高了200—300元,但招聘情况仍旧不理想。女工不愿意到服装缝纫企业工作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服装缝纫企业经常加班,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不好;二、服装加工工作没有家政服务轻松、赚钱多;三、用人单位为了保证用工,往往要求与女工签订劳动合同,造成女工不能随意更换工作或者农忙停工回家。
      1.材料1和材料2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4分)
      2.假如你是记者,你对求职女工的上述想法会有哪些评论?(写出3个以上要点)(4分)
      3.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该市政府可以提出哪些就业政策。(4分)
      答案解析
      类型: 解答题     难度系数:

    2011北京高考试题库百度文库相关试题试卷分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