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请回答:(1)以上材料是谁说的话?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2)他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2分)(3)以上材料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2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6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请回答:
(1)以上材料是谁说的话?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2分)
(2)他在教育方面做出了哪些主要贡献?(2分)
(3)以上材料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和指导?(2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虽说他“述而不作”,但他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千古圣人”,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上述言论就出自《论语》。
孔子是大教育家,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
(3)孔子的三段话是关于学生学习的经典名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复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提醒我们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告诉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
标签
七年级上册
川教版
解答题
初一
历史
青铜器
相关试题
观察下组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⑴孔子学术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其学说对后世有什么重大影响?(2分)⑵孟子继承并发展孔子学说,他要求统治者采用什么政治观念治理国家?(1分)⑶秦朝时期儒家思想遭到沉重打击的历史事件是什么?(1分)⑷汉武帝时期对儒家学派采取了什么政策?(1分)⑸秦始皇、汉武帝对儒学态度截然相反,但现象的背后,也有着共同的目的。这个共同目的是什么?(2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引用商鞅语请回答:(1)商鞅何时、在何人的支持下进行了变法?(2分)(2)根据你的判断,商鞅是哪家学派的代表人物?(2分)(3)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8分)(4)商鞅变法对秦国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13分)学以致用我们的学校是一所美丽的校园,可是,总有一些同学不能自觉保护这美好的校园环境,例如,校园里原本洁白的墙壁已留有脚印、球印;光洁的地板粘上了口香糖。作为一中的学生,请你用儒家道德教育、法家规章制度、道家自我觉悟的观点,为保护校园环境提出你的建议。?
有学者认为:“孔之道,远传于四域之外,东经朝鲜,波及日本……”外国朋友要了解“孔子之道”可以参阅?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文化发现于黄河流域 。A B错误: 改正:?
《论语》是大思想家孔子的语录,宋代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孔子思想的核心主张是?
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造型奇特,花纹华丽,是商代青铜器中的精品。T?
(判断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其中囊括了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人们最早可以用到这一成就是在战国时期。?
人类历史掀开文明时代篇章的标志有 ①国家的产生 ②文字的发明 ③禅让制的出现 ④人们开始定居生活?
春秋战国时期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的思想家是?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1课 中华大地的远古人类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商朝的建立与灭亡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建立及疆域
西周的灭亡和东周的建立
夏朝的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的建立
夏朝的灭亡
第三单元 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第13课 秦帝国的兴亡
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
第四单元 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第20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赤壁之战
官渡之战
三国鼎立的形成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