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0分)【制度篇】(1)秦朝在地方管理上推行的什么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着什么制度正式诞生?(1分)【经济篇】(3)唐朝农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1分)(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1分)【科技篇】(5)东汉名医华佗的哪一项发明被誉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1分)(6) 北宋时的哪一项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1分)【文化篇】(7)东晋时期哪一部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1分)(8)清朝时哪一部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分)【外交篇】(9)唐朝时,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的最杰出使者是谁?(1分)(10)明朝时,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1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与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10分)
      【制度篇】
      (1)秦朝在地方管理上推行的什么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1分)
      (2)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标志着什么制度正式诞生?(1分)
      【经济篇】
      (3)唐朝农民创制的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1分)
      (4)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叫什么?(1分)
      【科技篇】
      (5)东汉名医华佗的哪一项发明被誉为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1分)
      (6) 北宋时的哪一项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比欧洲早约四百年?(1分)
      【文化篇】
      (7)东晋时期哪一部书法作品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1分)
      (8)清朝时哪一部文学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并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1分)
      【外交篇】
      (9)唐朝时,促进中印文化交流的最杰出使者是谁?(1分)
      (10)明朝时,哪一重大历史事件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往来?(1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准确识记,为加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规定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这一制度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第(2)问,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史实,为改变选官制度的的弊端,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来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这就标志着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盛世经济繁荣的表现的准确理解与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农民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又叫水转筒车,随水流自行转动,竹筒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便于灌溉。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北宋时期商业繁荣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纸币发行前,市场上流通的仍然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第(5)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汉代医学的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华佗是汉代最著名的医学家之一,他擅长外科手术,制成的全身麻醉药剂啊麻沸散,让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觉,然后在进行开导等外科手术,这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
      第(6)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发明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北宋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将黏土做成陶活字,用来排版印刷,这种方法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15世纪,欧洲才出现活字印刷,比我国晚约四百年。
      第(7)问,主要考查学生???魏晋南北朝时期书法艺术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书法字体由篆书、隶书转化到楷书,草书和行书也逐渐流行,东进的王羲之,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第(8)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我国四大名著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清朝的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第(9)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唐朝对外友好往来的准确认识,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朝时,中国通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贞观初年,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他在当地那烂陀寺游学,在天竺各地讲学,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
      第(10)问,主要考查学生明朝前期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的掌握。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派遣郑和下西洋,郑和前后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他的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秦统一中国及秦疆域图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