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析
第(1)题结合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可以判断这是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情况。诗的意思是:秦王嬴政以虎视龙卷之威势,扫荡、统一了战乱的中原六国;天子之剑一挥舞,漫天浮云消逝,各国的富贵诸侯尽数迁徙到咸阳;所谓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御群雄。诗中展现了秦始皇的雄才大略和一统天下的气势。
第(2)题需要结合两幅图片的内容来分析。图一中是将原来七国的文字进行了统一,将小篆作为统一的文字,对我国以后文字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图二中是将原来七国的钱币进行了统一,将秦国的圆形方孔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对秦朝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也奠定了以后钱币使用的基础。
第(3)题分析图片中的内容,其中有最高统治者为“皇帝”,中央政府有“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为“郡、县”,这是秦朝时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展现。秦始皇建立起的此制度受到了法家思想的影响,代表人物韩非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得到了实践。
第(4)题由材料中的“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他的建议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确立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除了思想的大一统,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还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还加强了监察制度等。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措施,汉武帝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和思想的大一统。
第(5)题由“操遂能克绍”可以判断这是曹操和袁绍之间的战争,200年袁绍率军进攻曹操所在的官渡,曹操采纳谋士的计策,大败袁军。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步统一了北方地区。208年孙权、刘备联军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大军对峙,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双方亦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此战役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第(6)题考查了三国鼎立的情况。经过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守黄河流域一带,孙权在长江中游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占领湖北、湖南的在部分地区,又向西进???四川。220年曹丕废掉汉献帝,建立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立蜀政权;222年孙权称王,建立吴政权。三个政权互相对峙,这种政治局面习称为“三国鼎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