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面材料:“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完成(1)~(2)题:(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答案:(1)鉴真;日本;弘扬佛法和唐朝文化。(2)(这是开放性题目,答案只要大体上符合下述内容的意思即可)他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不怕艰难的优秀品质。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炼,才能获得成功。他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材料:
      “天宝二年(743年)12月,他率弟子、工匠等,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天宝七年(748年)第五次东渡,又遇狂风巨浪,风急波峻,水黑如墨,境况险恶。船随浪涌,忽如上高山,忽似落深谷,船上淡水缺乏,饮海水又涨腹。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天宝十二年,他以66岁高龄,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
      完成(1)~(2)题:
      (1)上述材料中的“他”是谁?要到哪里去?去干什么?
      (2)上述材料中的“他”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他的突出贡献是什么?
      答案:(1)鉴真;日本;弘扬佛法和唐朝文化。
      (2)(这是开放性题目,答案只要大体上符合下述内容的意思即可)
      他有远大的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他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不怕艰难的优秀品质。
      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炼,才能获得成功。他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试题解答


      见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遣唐使与鉴真东渡史实的识记。第(1)问从材料中他六次东渡,终于到达九州,受到热烈欢迎,留居奈良,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第一子目遣唐使与鉴真东渡中的内容:“唐玄宗时,鉴真接受日本学问僧的请求,决心东渡日本弘扬佛法。鉴真到达时,受到日本朝野热烈欢迎。此后他定居日本奈良。”可知,材料中“他”是鉴真。他东渡日本。去日本弘扬佛法和唐朝文化。第(2)问依据材料中“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启程东渡,途中船被巨浪打坏,东渡失败。接着第三次、第四次东渡仍未成功。在海上漂流14天,饥渴交加,暑热难熬,漂流至海南岛南部,他双目失明,弟子荣睿病逝”可知,他为了实现理想,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不怕艰难的优秀品质。通过他的事例,启示我们要树立远大的理想,要学习鉴真的优秀品质,才能经得起挫折和磨炼,才能获得成功。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6课开放与交流,第一子目遣唐使与鉴真东渡中的内容:“鉴真除讲授佛经,还详细介绍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学、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可知,他的突出贡献是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贡献。分析: 考点1:对外友好往来 唐朝时期,唐王朝与周边的民族交往活跃,友好往来,社会一派繁荣开放
      一、对外友好往来
      主要的对外友好往来城市:长安、洛阳、广州、扬州。
      二、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1、遣唐使2、鉴真东渡3、唐朝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政治制度、文字、建筑、钱币、习俗等。
      三、唐朝与新罗的友好往来
      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的首位;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四、玄奘西游
      为什么唐朝与世界各国保持频繁的友好往来?
      1、唐朝的强盛、繁荣、先进,对世界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2、唐朝比较开放的政策和比过去发达的对外交通,给唐朝与各国友好往来提供了条件。
      知识点拓展
      一、原因:唐代文明的先进与国力的强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唐政府具有博大的胸怀,外交的开放。
      二、表现:
      1、P.29遣唐使及唐对日本的影响
      隋朝时,已有日本遣隋使到来,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他们成为推动日本社会改革的核心力量。
      唐对日本的影响:
      ①政治方面:日本仿照隋唐政治制度,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国家,废除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仿照隋唐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国家定期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并向他们收取赋税。
      ③文化方面:仿照唐朝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地方设立国学,参照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唐诗在日本广为流传,中国书法深受日本的喜爱。
      ④社会生活方面:日本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如日本的建筑、饮食、茶道、钱币、重阳节登高等。
      2、P.30鉴真东渡
      唐玄宗时,应日本僧人邀请,唐朝高僧鉴真六次东渡日本,在日本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并精心设计了日本的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和佛教的传播作出了重大贡献。
      3、P.31玄奘西游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古代印度)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他千里迢迢,不畏艰难,矢志不移,辛勤讲学,回国后写成《大唐西域记》一书,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三、意义:促进了中外交流,丰富了唐代文明,提高了唐朝的国际地位,中国人被世界称为“唐人”。
      四、启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和平交往。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