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 | 1920年 | 发展速度 (1912=100) | 年平均增长率 (%) | |
华商纱厂纱锭 | 50.9万枚 | 159.8万枚 | 313.6 | 12.1 |
华商纱厂布机 | 2616台 | 6675台 | 255.2 | 11.0 |
发展时期 | 主要原因 | 阶段特征 |
洋务运动时期 | 洋务运动的刺激 | 民族工业的产生和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 |
甲午战争后 | 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 民族工业获得初步发展 |
一战期间 | 辛亥革命的鼓舞和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 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
一战后 | 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 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萧条 |
抗战期间 | 日本的侵略和掠夺 | 大批民族工业破产 |
解放战争时期 |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 民族工业的发展山穷水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