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小明为此进行了一次专题探究。第一站:走访张大爷。张大爷回忆了上世纪50年代的经历,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时,他历经了从个体单干到合作生产,再到脱离实际的浮夸的岁月,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第二站:参观成就展。小明发现1978年到1990年之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4462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3.4元提高到686.3元,变化巨大;还了解到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九个“一号文件”,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越来越好。(1)第一站“合作生产”与“脱离实际的浮夸”各指当时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事件?(4分)(2)第二站数据变化表明农民生活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跨越?(2分)这源于哪一政策的实行?(2分)(3)探究结束,请结合“两站”见闻,帮助小明提两条有利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合理化建议。(4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2分)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小明为此进行了一次专题探究。
      第一站:走访张大爷。张大爷回忆了上世纪50年代的经历,自土地改革分到土地时,他历经了从个体单干到合作生产,再到脱离实际的浮夸的岁月,对其中的酸甜苦辣感慨不已。
      第二站:参观成就展。小明发现1978年到1990年之间我国粮食总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44624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从83.4元提高到686.3元,变化巨大;还了解到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九个“一号文件”,粮食产量持续增长,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1)第一站“合作生产”与“脱离实际的浮夸”各指当时我国农村发生了什么事件?(4分)
      (2)第二站数据变化表明农民生活实现了怎样的历史性跨越?(2分)这源于哪一政策的实行?(2分)
      (3)探究结束,请结合“两站”见闻,帮助小明提两条有利于我国农村发展的合理化建议。(4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第一站中的“合作生产”指的是1953-1956年的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脱离实际的浮夸”指的是大跃进运动,其间出现了浮夸风的现象,过分夸大了各种农产品的产量。
      (2)本题主要考查阅读分析能力。从第二站中的数据变化,可以反映了我国农民生活从贫困到温饱的解决。这源于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改善了农民的生产水平。
      (3)本题主要考查运用能力。以上材料所反映的史实及其作用有:农业合作化运动把分散的个体农户组织起来,引导他们走合作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大跃进时期,我国在农村进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给农业生产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农村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农村发展必须立足基本国情,依靠政策扶持,深化农村改革等。

    中共八大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