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用下列哪一种文字书写的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字母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它是用下列哪一种文字书写的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字母
试题解答
见解析
B本题考查的是楔形文字的相关内容。公元前4000年代末,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就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城邦,后来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制定的,上面书写的应该是楔形文字,所以答案选B。
标签
九年级上册
中华书局版
川教版
解答题
初三
历史
金字塔和埃及文明
相关试题
(5分)历史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历史信息。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历史,了解中华民族,认识世界文明。观察下列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请将上述遗产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均写出图片字母代号即可,2分)(2)选择一处文化遗产解读其蕴含的历史信息。(2分)(3)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设立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是什么?(2分)?
(5分)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材料一:材料二: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同时警告说:“未来冲突的危险很可能来自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偏狭和中国的自浈的相互作用。”(1)先制定一个合适的标准,再按你的标准对图片表示的文明进行分类(2分)(2)作为人类劳动成果的文明,常常会超越国界的限制。当前,各种文明之间的开放与交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加快而愈益明显。那么,历史上文明的开放与交流对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举出一例加以说明。(1分)(3)写出一例历史上曾有的“文明冲突”。(1分)(4)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各国文明多样性这一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1分)?
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错误 改为:?
古埃及曾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文明属于的类型是?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的《最后的晚餐》和 的《向日葵》,也都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在艺术风格上迥然不同。?
(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古中国、古希腊等,以此为源头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材料二 古代中国人开通了丝绸之路;郑和七下西洋,张扬的是国威与和平,促进了不同文明的交往。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对自己的儿子亚历山大说:“我的儿子,找一个适合你的王国吧,马其顿太小了。”成年后的亚历山大将300领波斯铠甲作为给雅典娜的祭品送回雅典卫城,带着如下题字: “来自亚历山大,腓力之子和希腊人(除了斯巴达人)的奉献,从居住在亚细亚的野蛮人夺取。”(1)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材料一中涉及的文明可以划分为哪两类?(2分)(2)材料二提供的资料说明不同文明的交往方式有哪些?(2分)(3)试举出第一问所答的两类文明代表性成就各一例?(2分)?
公元前3000年左右,由古代埃及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错误 改为:?
被誉为“乐坛雄狮”的人是 。?
表现主义绘画艺术的奠基者是 。?
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的艺术家”的人是 。?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第四单元 构建文化的圣殿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影响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