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1)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距今 周年。(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该文献的实施距今 周年。(3) 年前,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
      (1)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距今 周年。
      (2)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林肯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扭转了战局。该文献的实施距今 周年。
      (3) 年前,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发展重工业,成绩显著。

      试题解答


      见解析
      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外重大历史事件周年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1)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今年是2012年,2012+139=2150年,因此张骞出使西域距今2150周年。
      (2)根据所学知识,1862年林肯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今年是2012年,2012-1862=150年,因此《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实施距今150周年。
      (3)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实施一五计划是在1953年,2012-1953+1=60年(一五计划是从1953年5月开始实施,现在已经是11月份,过去了半年多,因此再加1)因此60年前,我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分析: 考点1: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简称丝路,是指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后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而且有很多丝绸都是中国运的)。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一、张骞出使西域:
      1、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称为西域。
      2、公元前138年,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
      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管理西域事务,这是西域各国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开始。
      二、丝绸之路:
      从长安往西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运到西亚,再由西亚转运到欧洲。
      三、班超经营西域:
      1、公元73年,东汉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2、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
      3、166年,大秦的使臣来到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
      知识点拓展 1、张骞通西域 (1)背景﹕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经济军事实力增强,决定反击匈奴。 (2)目的﹕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3)西域的地理概念:两汉时期,人们把现今甘肃玉门关和阳关以西,也就是今天新疆地区和更远地方称为西域。 (4)影响: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汉朝和西域的交往日益密切。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了条件。 2、★★丝绸之路: (1)路线(含义):汉朝时,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出发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的大秦(罗马),这条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就是历史著名的丝绸之路(P83图)。 (2)意义:①开辟了中国与西方联系的先例;②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③在传播中华文明的同时,也丰富了汉朝的经济文化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汉武盛世的形成。 3、★★评价汉武帝 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在他统治时期,西汉出现了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其历史功过如下: (1)功:①政治上鼓励举荐人才,并亲自考察和录用有才之人,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②经济上:把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回中央,发行五铢钱,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为以后反击匈奴创造了条件。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③军事上:反击匈奴,解除了匈奴对汉的威胁,巩固了边防。④对外关系上: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和西域的交往,设立西域都护,使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新疆成为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以后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⑤思想文化:提倡儒学,设立太学,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发展了儒家思想,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2)过: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费巨额钱财,大肆征兵、征税,给人民带来极大痛苦,迷信奢侈,重用酷吏。晚年,西汉社会出现动荡,农民不断暴动,但他仍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特别是他的敢于承认过失,知错即改的精神更为可贵。
      考点2:工业化起步 一、P.18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的基本任务——我国的工业化的起步 1、基本任务: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它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过渡。 2、主要成就: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中国第一飞机制造厂;武汉长江大桥;川藏、青藏公路。 二、P.20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考点3:美国南北战争 一、P.111根本原因: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 二、P.111导火线: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三、P.111开始: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四、目标和任务:首要任务是维护国家统一;其次是废除奴隶制,扫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 五、★★P.113转折: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的通过,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六、P.113胜利:1865年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终。 七、★★P.114美国南北战争的影响: 1、性质: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2、成果: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 3、影响: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八、★★★评价林肯: 林肯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他反对奴隶制度,但不主张立即废除奴隶制,而是逐步限制奴隶制的发展,他的这种温和主张,使北方军队在内战初期军事上一再失利。1862年,林肯政府颁布了两个法令,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和农民的积极性,扭转了战争的局势,使北方战胜了南方,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南北战争结束后不久,被南方奴隶主刺杀,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美国历史上的两次资产阶级革命
      独立战争
      (1775——1783)
      南北战争
      (1861—1865)
      根本原因 英国殖民统治压制了北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矛盾) 南北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焦点是奴隶制度的废存问题)(阶级矛盾)
      导火线 1773年的波士顿倾茶事件 1861年3月林肯当选总统
      首要任务 摆脱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 维护国家统一
      经 过 开始 来克星顿枪声 1861年4月南方奴隶主挑起内战
      重要人物 华盛顿 林肯
      重要
      文件
      《独立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和《宅地法》
      转折点 萨拉托加战役 两个法令的颁布(1862年9月)
      意 义 成 果 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废除了奴隶制度;
      性 质 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也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 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作 用 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主要文献
      文献名称 时间 机构 意 义
      《权利法案》 1689年 英国
      议会
      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标志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旅专政的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人权宣言》 1789年 法国
      制宪
      会议
      体现了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自由平等的进步要求,但宣扬私有财产的神圣不可侵犯
      《独立宣言》 1776.7.4 大陆
      会议
      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标志着美国的诞生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1862.9 林肯
      政府
      激发了广大黑人和农民的战争积极性,扭转了南北战争的局势

    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