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3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材料二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0 3320 5550 1230 1920 970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6分)(2)有人认为,没有威廉二世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材料2对此观点加以评述。(6分)(3)综合材一、二,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二世性情冲动,头脑僵化,虽然勤勉、诚恳和具有爱国心,却是理想多于实际,爱慕虚荣,向以独裁者自居。他即位不久就宣布:“这个国家只能有一个主人,那就是我。”他很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军阀,虽然他使自己的国家在二十六年中没有投入战火,可是他的许多荒谬言论却早已足够使他在国际政治中成了一只斑螫。1890年,他罢免了俾斯麦;第二年法国因为害怕这位德国的新主人,开始与俄国谈判,终于在1893年签订了防御性的同盟条约。
材料二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别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千米)
3350
1740
1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350
3320
5550
1230
1920
970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6分)
(2)有人认为,没有威廉二世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材料2对此观点加以评述。(6分)
(3)综合材一、二,你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原因要结合德国完成统一的方式来分析,现实原因则主要从威廉二世的个人因素方面进行分析。
(2)为观点论证题,作答时应注意史论结合。
(3)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标签
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下册
岳麓版
华师大版
冀教版
川教版
解答题
初三
历史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相关试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英法德美比较表一 项 目 英 法 美 德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次) 1.3 1.9 8.1 4.6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1 2 材料二 英法德美比较表二 国 家 英 法 美 德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1 2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5 4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时 间 大 事 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的认识。(3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这一问题产生了怎样直接的影响?(2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战”的特点。(8分)?
(26分)物价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与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国际局势等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问答问题。材料一: 1850-1920年英国物价指数变化趋势表——赵吉庆:《工业化过程中物价变动的历史趋势及其对策》材料二:1932年,美国国民总产值从1929年的1040亿元下降到410亿元。当年有27.3万户人家被房东撵走。农民每收一英亩小麦,就要亏一元五角。用玉米棒子当燃料,比卖玉米买煤烧还合算。肉价惨跌,一只羊送到市场,运费一元一角,售价不足一元。——(美)威廉·曼彻斯特《光荣与梦想》材料三:建国后至1978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在政府的指导下,若干工农业产品实行全省一价,某市大米价格0.139元/斤,粮食由政府统购统销20几年这价格几乎没变。1992—1994年物价上涨幅度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最高的,特别是食品类和服务项目的价格上涨最为明显。据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白杨《改革开放30年我国物价的发展》(1)依据材料一,指出1850—1920年间英国物价指数变化趋势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13—1920年英国物价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1929—1932年美国的物价变化情况。 面对这一物价变化,美国政府是如何应对的?(8分)(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前我国物价水平总体上稳定的原因。 1992—1994年我国物价为什么会大幅上涨?(10分)(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政府干预物价的认识。(4分)?
【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20世纪初的人类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同时也引发了深刻的变革。材料一 (一战期间)美国的亿万富翁们……发财最多。他们把所有的国家,甚至最富有的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他们掠夺了数千亿美元……每一块美元都有血迹,都有一千万死者和二千万伤者……所洒下的鲜血。——列宁《给美国工人的信》材料二 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从这场战争中还将出现一个不受侮辱、有权选举、有权工作和有权生存的美国黑人民族。——美国黑人领袖W.E.B.杜波伊斯(1918年)材料三 一战爆发时,各交战国军队几乎所有的运输车辆都是马拖的,卡车只是刚刚开始使用。宣战时,英国陆军部一共只有80辆卡车。马恩河战役最紧张的时刻,法军为尽快封堵战线缺口,竟征调了巴黎的出租汽车载运士兵上前线。德国“施里芬计划”破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的主力是骑兵和步兵,人和马的体力是有限的,无法承担高强度的行军作战。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四个轮子代替了两条腿,步兵向摩托化转变。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现象?指出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6分)(2)“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指的这个“开端”的含义及当时促成这一“开端”的有利因素有哪些?(8分)(3)材料三说明了一战客观上具有哪方面的积极影响?(1分)?
(12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思潮逐渐形成并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族主义直到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开始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时,才呈现其近代的形式。西欧资产阶级是以国家的名义分享或获得全部权力的,因此,国家不再是国王、国王的领土和国王的臣民。更确切地说,国家这时由公民组成……但是,随着19世纪的逝去,民族主义的性质起了变化。……但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它变得愈来愈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族主义在近代西方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结合史实加以说明。(8分)材料二 须知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于今的人,都说西洋各国,富强得很,却不知道他怎么样富强的,所以虽是恨他,他的长处,倒不可以不去学他……须知必定用文明排外,不可用野蛮排外。——陈天华《警世钟》(1903年)(2)材料二体现了陈天华什么样的民族主义情结。(4分)?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一单元 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
第1课 向人性扼杀者宣战
文艺复兴运动
第二单元 近代社会的确立与动荡
第8课 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三单元 近代社会的发展与终结
第14课、避免革命的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比较
第四单元 构建文化的圣殿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的影响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比较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