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人说:1919-1939年,如果说前十年似乎在逐步恢复一战后的新秩序,那么后十年则又一点点地点燃了二战的烽火。——《二十年危机》材料二 此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200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100多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战史今日》材料三 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经典人文地理》(l)请分别说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促使“一战后的新秩序”建立和“二战的烽火”点燃的因素各一点。(2分)(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些战役的情况?(2分)(3)请说出这些战役所属的战争的相同和不同各一点。(2分)(4)从以上分析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人说:1919-1939年,如果说前十年似乎在逐步恢复一战后的新秩序,那么后十年则又一点点地点燃了二战的烽火。
      ——《二十年危机》
      材料二 此战役德法双方投入了近200万兵力,伤亡人数共计达100多万。德军在这一战役中耗尽了元气。法军反攻开始以后,逐次收复了大片土地,德军节节败退。到1917年,德、奥阵营日益衰败,终于在1918年战败投降。
      ——《战史今日》
      材料三 从1944年6月6日至7月初,美国、英国、加拿大的百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品,成功地渡过了英吉利海峡。至8月底,盟军一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经典人文地理》
      (l)请分别说出材料一中提到的促使“一战后的新秩序”建立和“二战的烽火”点燃的因素各一点。(2分)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哪些战役的情况?(2分)
      (3)请说出这些战役所属的战争的相同和不同各一点。(2分)
      (4)从以上分析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1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1分)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绥靖政策、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等。(任一点1分)
      (2)材料二反映了凡尔登战役,材料三反映了诺曼底登陆。(2分)
      (3)相同点: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都形成了对抗的两大集团、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等。(其它符合史实的方面任一点可得1分)
      不同点:战争爆发的情况不同,一战是偶然事件引发,二战是局部战争扩大;战争的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其它符合史实的方面任一点可得1分)
      (4)符合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启示均可。(1分)
      (1)本题考查的是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知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为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的建立;“二战的烽火”点燃的因素有法西斯政权的建立、绥靖政策、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等,这些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通过材料二中1917年等关键词我们可判断该材料反映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战役,又通过德国元气大伤,因此我们可判断该战役是凡尔登战役;通过材料三中1944年6月6日,我们可判断该材料反映的战役是诺曼底登陆,所以答案为:材料二反映了凡尔登战役,材料三反映了诺曼底登陆。
      (3)本题考查的是一战和二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首先相同点是:①原因相同: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②影响相同: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等;不同点是:①战争的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战争,二战是反法西斯战争;②背景不同:一战是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二战是为了摆脱经济大危机。
      (4)本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根据以上内容谈启示,本题考查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因此给我们的启示是:我们要反对任何形式的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当国家间出现分歧、纠纷时,我们希望通过谈判等方和平解决,联合国要发挥在解决国际争端和国际冲突中的重要作用等。

    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