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
③慕尼黑协定 ④《联合国家宣言》
试题解答
A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及对其本质的把握能力,巴黎和会《凡尔赛和约》、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慕尼黑协定德、意、英、法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宰割,都体现了“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而④《联合国家宣言》是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结盟宣言,目的是为了打败德意日法西斯,应当排除,所以选A。
标签
九年级下册
岳麓版
中图版
人教版
冀教版
川教版
单选题
初三
历史
绥靖政策和慕尼黑会议
相关试题
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①德国闪击波兰 ②德国突袭苏联 ③日本偷袭珍珠港 ④诺曼底登陆?
运用表格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是历史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从下表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项目名称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参战人员(亿)伤亡人员(亿)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第一次世界大战30多150.70.31805第二次世界大战60多20201.740000A.两次世界都是人类历史上的浩劫B.两次战争都是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C.两次战争都是正义与邪恶的较量D.两次战争都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
(7分)今年是一战爆发一百周年,下列是某同学对两次世界大战的比较分析,结合史实填写完整。(1)两次世界大战不同点的比较(4分)一战二战加速战争爆发的因素(各举一例)战役(各举一例)性质胜利原因协约国力量大于同盟国(2)两次世界大战相同点的比较(2分)一战二战战争爆发的因素相同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都改变了世界格局两级格局都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3)战争充斥着历史,当今世界依然存在很多导致战争的因素,如日本单方面购买钓鱼岛,引发中日之间的矛盾。结合所学,谈如何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1分)?
纳粹党为了打击德国共产党,制造了 。?
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在展出时,现场的一位德国将领问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毕加索回答:“不,这是你们的杰作”。对毕加索此言理解正确的是:?
1933年,一位著名的记者游历了日本、苏联、德国和美国,写了以下四篇新闻报道。你认为不符合实情的一项是?
右边图书是世界最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一。该书通过日记的形式,记载了犹太女孩安妮为免遭纳粹迫害,与家人躲躲藏藏的生活。日记将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躲藏生活的绝望和对世界天真的幻想,一点一滴地汇集成一幅真实而悲惨的历史画卷。该书?
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对比”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本题15分)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 (4分)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 (2分)材料二 下图所反映的是世界近现代史上日本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的史实。观察下图,回答问题。(2)图一所反映出的史实,与日本历史上的什么改革有关?(1分)这次改革在社会生活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3)图二所反映出的“军国主义的日本”建立。它的建立标志着什么?(2分)(4)根据以上两幅图,说说从日本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2分)?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首脑签订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割让苏台德地区,历史上称之为慕尼黑阴谋。?
第一单元 动荡与变革
第1课 俄国向何处去
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十月革命
第二单元 全球战火再起
第6课 邪恶的轴心
法西斯政权的建立
第三单元 两极下的竞争
第10课 “冷战”与“热战”
霸权主义的危害
柏林危机和古巴导弹危机
北约和华约
二战后的局部热战
二战后美苏实力的比较
海湾战争
两极格局的瓦解
美国的冷战政策及措施
美苏争霸和两极格局
伊拉克战争
第四单元 和平与发展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两极格局的瓦解
世界格局多极化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