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生产、生活、学习中都应注意安全,请将下列情况和对应的安全措施用线条连接起来.(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①严禁烟火(2)油锅失火 ②验纯(3)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 ③用锅盖盖灭(4)汽车到加油站加油 ④做灯火试验.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生产、生活、学习中都应注意安全,请将下列情况和对应的安全措施用线条连接起来.
(1)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①严禁烟火
(2)油锅失火 ②验纯
(3)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 ③用锅盖盖灭
(4)汽车到加油站加油 ④做灯火试验.
试题解答
见解析
解:久未开启的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进入前需要进行灯火实验;油锅里的油着火可以使用锅盖盖灭;可燃性气体不纯时点燃或加热易产生爆炸,点燃或加热前需要验纯;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本题答案为:
标签
九年级上册
人教版
解答题
初三
化学
防范爆炸的措施
相关试题
2010年以来,河南省已连续发生7起重特大煤矿事故,全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如何加强矿井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1)请从燃烧的条件着手分析煤矿爆炸发生的原因.(2)根据你所学的知识,简要地说说如何预防矿井内瓦斯爆炸.(答出两条即可)?
生产、生活、学习中都应注意安全,请将下列情况和对应的安全措施用线条连接起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 严禁烟火点燃可燃性气体 用锅盖盖灭油锅起火 先验纯汽车到加油站加油 做灯火试验.?
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解答以下生活中遇到的问题.(1)一辆满载乘客的汽车的油箱泄漏,车厢里充满了汽油的气味,这时应该怎么办?(2)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为什么可以采取真空包装的办法?另外,也可以在食品袋中充入某种性质不活泼的气体作保护气,该气体可能是什么??
近年来,多次发生煤矿瓦斯爆炸事件.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手”.(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 (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当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 .A、站在原地不动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3)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纯度达到爆炸极限、足够的 和 .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这类事故的发生也提醒我们在做易爆、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 (任写一点)?
学科间综合题:目前,化石燃料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随着全球能量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将日趋枯竭.世界各国人民的节能意识也日趋增强(如图)是我国的节能标志,科学家也在开发新能源、研制节能产品、提高化学能的转化效率等方面,做着积极的努力.请你回答:(1)有待继续开发、利用的能源有(请回答三种):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两个由化学能转化为内能的例子:①C+02 点燃 CO2 ;② .(3)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请你分别各举一例:①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②由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4)氢气具有热值高且 的特点,因此被认为是最清洁的燃料.?
晴晴与婷婷两位同学对金属与足量盐酸充分反应,产生H2的情况进行了如下探究.每个实验都测出了反应时间和产生氢气的体积.实验编号实验试剂反应时间产生H2的体积其它现象10.5g铁粉10%盐酸30分钟210mL溶液变成浅绿色,且有黑色丝状物出现20.5g镁条5%盐酸30秒钟490mL试管反应部位很热30.5g锌粉10%盐酸4分钟180mL/40.5g锌片10%盐酸14分钟180mL/关于此实验晴晴同学提问,婷婷同学解释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C 晴晴同学提问婷婷同学解释A实验1中发生的反应是什么?2Fe+3H2SO4=Fe2(SO4)3+3H2↑B为何实验2试管的反应部位很热?镁与盐酸反应放出热量C为何实验3、4反应快慢不同?一定是实验3中所用盐酸温度更高D实验1结束时为何溶液中有黑色丝状物?可能是铁丝中含量有碳?
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的三个实验,按要求回答问题:(1)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 点燃 2P2O5 ,若实验测定出的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为17,则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写出两点).(2)上述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是 (填序号),为实现相应实验目的,该实验改进的方法是 .(3)实验C中烧杯③的作用是 .?
“化学来源于生活,同时服务于生活”.请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古代,人类就掌握了钻木取火的方法.钻木之所以能取火,是因为:①木头具有可燃性;②木头与充足氧气接触;③ .(2)为减少汽车尾气产生的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造成污染,我们在汽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化器”.如图是某种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①反应后生成的 D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②写出该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O2+4CO 催化剂 N2+4CO2 .(3)水是生命之源,但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一种最常用方法是 .?
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 )?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三个条件,所以,物质燃烧一定需要氧气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其性质一定相同③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④一般情况下,合金的熔点和硬度都比组成合金的纯金属高⑤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钡和稀硝酸,最终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一定有SO42-.?
第1章 走进化学
1.1 化学让世界更美好
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
化学的研究领域
化学的用途
第2章 空气之谜
2.1 空气
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
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
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
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空气组成的测定
第3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3.1 原子
物质的微粒性
原子的定义与构成
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
第4章 最常见的液体---水
4.1 水的净化
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水的净化
硬水与软水
蒸发与蒸馏操作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第5章 化学元素与物质组成的表示
5.1 初步认识化学元素
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物质的元素组成
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
元素的概念
元素的简单分类
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
第6章 燃烧的学问
6.1 探索燃烧与灭火
防范爆炸的措施
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几种常用的灭火器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
燃烧和爆炸实验
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
第7章 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
7.1 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第8章 碳的世界
8.1 碳的单质
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碳的化学性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