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试题及答案-多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试题解答
C:D
解:A、温度升高,水的饱和汽压就增大.故A错误
B、据分子力和分子势能与分子之间距离的关系图象可知,首先知道了开始时分子之间距离与r
0
的关系,才能确定分子力与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
C、液晶的光学性质具有各向异性,故C正确
D、自然界发生的一切过程,能量都是守恒的,但符合能量守恒定律的宏观过程不一定都能自发进行.故D正确
故选CD.
标签
选修1-2
人教版
多选题
高中
物理
能量守恒定律
相关试题
目前地热资源主要用来发电和供暖.若有85℃的地热水,质量为4×105kg,经过散热器放热后的水温为35℃,则这些地热水放出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kg?℃)】?
串列静电加速器是加速质子、重离子进行核物理基础研究以及核技术应用研究的设备,如图是其构造示意图.S是产生负离子的装置,称为离子源;中间部分N为充有氮气的管道,通过高压装置H使其对地有5.00×106V的高压.现将氢气通人离子源S,S的作用是使氢分子变为氢原子,并使氢原子粘附上一个电子,成为带有一个电子电量的氢负离子.氢负离子(其初速度为0)在静电场的作用下,形成高速运动的氢负离子束流,氢负离子束射入管道N后将与氮气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可使大部分的氢负离子失去粘附在它们上面的多余的电子而成为氢原子,又可能进一步剥离掉氢原子的电子使它成为质子.已知氮气与带电粒子的相互作用不会改变粒子的速度.质子在电场的作用下由N飞向串列静电加速器的终端靶子T.试在考虑相对论效应的情况下,求质子到达T时的速度v.电子电荷量q=1.60×10-19C,质子的静止质量m0=1.673×10-27kg.?
(2011?门头沟区一模)如图所示,挡板P固定在足够高的水平桌面上,小物块A和B大小可忽略,它们分别带有+QA和+QB的电荷量,质量分别为mA和mB.两物块由绝缘的轻弹簧相连,一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滑轮,一端与B连接,另一端连接一轻质小钩,整个装置处于方向水平向左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为E.开始时A、B静止,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不计一切摩擦及A、B间的库仑力,A、B所带电荷量保持不变,B一直在水平面上运动且不会碰到滑轮.(1)开始A、B静止时,求挡板P对物块A的作用力大小和弹簧弹力大小的比值;(2)若在小钩上挂一质量为M的物块C并由静止释放,当物块C下落到最大距离时物块A对挡板P的压力刚好为零,试求物块C下落的最大距离;(3)若C的质量改为2M,则当A刚离开挡板P时,B的速度多大??
(2012?湖北模拟)如图所示,粗糙斜面的倾角为θ=37°,斜面上方有一半径为R=1m、圆心角等于143°的竖直圆弧形光滑轨道,轨道与斜面相切于B点,轨道的最高点为C.一质量为m=8kg的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为EKA=508J,经过B点后恰好能到达C点.已知小球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8,重力加速度g=10m/s2,sin37°=0.6,cos37°=0.8,求:(1)A、B两点间的距离;(2)小球经过C点后第一次落到斜面上的位置.?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1章 人类对热现象的探索
1.1 关于热本质的争议
分子的热运动
第2章 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
2.1 揭开温度与内能之谜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
第3章 热机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3.1 一项推动大生产的发明
热机的工作原理
第4章 热与生活
4.1 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不同利用方式
第5章 电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5.1 怎样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电能的输送
感抗和容抗
交变电流
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交流电的平均值及其应用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
提高输电电压对减少输电损耗的作用
远距离输电
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第6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6.1 神秘的射线
天然放射现象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