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理论研究表明,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在周围空间会形成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电场。现有两块无限大的均匀绝缘带电平板,正交放置如图所示,A1B1两面正电,A2B2两面负电,且单位面积所带电荷量相等(设电荷不发生移动)。图中直线A1B1和A2B2分别为带正电平面和带负电平面与纸面正交的交线,O为两交线的交点,C、D、E、F恰好位于纸面内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且CE的连线过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C、E两点场强相同B.D、F两点电势相同C.电子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D.在C、D、E、F四个点中电子在F点具有的电势能最大试题及答案-多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理论研究表明,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在周围空间会形成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电场。现有两块无限大的均匀绝缘带电平板,正交放置如图所示,A
1
B
1
两面正电,A
2
B
2
两面负电,且单位面积所带电荷量相等(设电荷不发生移动)。图中直线A
1
B
1
和A
2
B
2
分别为带正电平面和带负电平面与纸面正交的交线,O为两交线的交点,C、D、E、F恰好位于纸面内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且CE的连线过O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E两点场强相同
B.D、F两点电势相同
C.电子从C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
D.在C、D、E、F四个点中电子在F点具有的电势能最大
试题解答
由题,无限大的均匀带电平面在周围空间会形成与平面垂直的匀强电场,空间任意一点的电场是由两个匀强电场的叠加,根据平行边形定则,确定四个象限电场方向,再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画出等势线.
解:研究第一象限的情况:
第一象限内,带正电平面A
1
B
1
形成电场方向竖直向上,带负电平面A
2
B
2
形成的电场方向水平向左,如图细实线所示,合场强方向如图粗黑线所示,根据等势面与电场线垂直可知,等势面如虚线所示.
同理分析其他象限内等势面的分布情况.如图虚线所示.
标签
选修2-1
人教版
多选题
高中
物理
电场
相关试题
图中虚线MN是一垂直纸面的平面与纸面的交线,在平面右侧的半空间存在一磁感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O是MN上的一点,从O点可以向磁场区域发射电量为+q、质量为m、速率为v的粒子,粒子射入磁场时的速度可在纸面内各个方向。已知先后射入的两个粒子恰好在磁场中给定的P点相遇,P到O的距离为L。不计重力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1)求所考察的粒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2)求这两个粒子从O点射入磁场的时间间隔。?
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带等量异号电荷,它们之间形成匀强电场。如图,板间用丝线悬挂着小球质量m=4.0×10-5kg,带电量q=3.0×10-7C,平衡时丝线与竖直方向夹角α=37°,则A、B两板间匀强电场的场强为1.0×103 5×10-4 N/C;绳上的拉力为 N。(sin37°=" 0.6," cos37°= 0.8)?
如图所示,在绝缘的水平面上方存在着匀强电场,电场方向如图所示,水平面上的带电金属块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面移动.已知金属块在移动的过程中,外力F做功32J,金属块克服电场力做功8.0J ,金属块克服摩擦力做功16J,则在此过程中金属块的 A.动能增加8.0J B.电势能增加24JC.机械能减少24J D.机械能增加48J?
如图所示,M、N两点分别放置两个等量种异电荷,A为它们连线的中点,B为连线上靠近N的一点,C为连线的中垂线上处于A点上方的一点,在A、B、C三点中 A.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B.场强最小的点是A点,电势最高的点是C点C.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B点D.场强最小的点是C点,电势最高的点是A点?
下列元器件中,哪一个是电容器??
下列电学器件中,哪个是电容器??
下列四个电学器材中,电容器是( )?
关于电容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列电学器件中,哪个是电容器( )?
如图所示,属于电容器的是( )?
第1章 多用电表与直流电路
1.1 学习使用多用电表
多用电表的原理及其使用
第2章 显像管与电磁力
2.1 学习使用示波器
示波器的使用
第3章 发电 输配电与电磁感应
3.1 划时代的发现
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过程
第4章 广播电视与电磁波
4.1 收音机与电磁波
电磁波的产生
第5章 互联网与信息时代
5.1 信息的获取--传感器
常见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