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20kW,输电线路总电阻是6Ω。(1)若采用380V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2)若改用5000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1:n2=22:1的变压器降压,求用户得到的电压。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某小型实验水电站输出功率是20kW,输电线路总电阻是6Ω。
(1)若采用380V输电,求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
(2)若改用5000高压输电,用户端利用n
1
:n
2
=22:1的变压器降压,求用户得到的电压。
试题解答
见解析
本题考查远距离输电,根据输出功率和输出电压先求出线路电流,再由焦耳热功率求线路损耗功率,改用高压输电后用同样的方法求得线路电流和压降,得到降压变压器的输入电压,从而求得匝数比
(1)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为I=
A=52.63A 2分
输电线路损耗的功率为 P损=I2R=52.632×6W≈16620W=16.62kW 2分
(2)改用高压输电后,输电线上的电流强度变为I′=
A=4A 1分
用户端在变压器降压前获得的电压 U1=U-I′R=(5000-4×6)V=4976V 1分
用户得到的电压为U2=
=
×4976V=226.18V 2分
标签
选修1-2
沪科版
解答题
高中
物理
远距离输电
相关试题
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kV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假设甲、乙两地原来用500kV的起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kV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则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
中国已投产运行的1000 kV特高压输电是目前世界上电压最高的输电工程.假设甲、乙两地原来用500kV的超高压输电,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为P.在保持输送电功率和输电线电阻都不变的条件下,现改用1000 kV特高压输电,若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输电线上损耗的电功率将变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对能源的需求也日益扩大, 节能变得越来越重要. 某发电厂采用升压变压器向某一特定用户供电, 用户通过降压变压器用电, 若发电厂输出电压为U1, 输出功率为P输电导线总电阻为R, 在某一时段用户需求的电功率为P0, 用户的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为U2.在满足用户正常用电的情况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某水电站,用总电阻为5的输电线输电给940km外的用户,其输出电功率是3×106kW。现用500kV电压输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1章 人类对热现象的探索
1.1 关于热本质的争议
分子的热运动
第2章 热力学定律和能量守恒
2.1 揭开温度与内能之谜
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物体的内能
第3章 热机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3.1 一项推动大生产的发明
热机的工作原理
第4章 热与生活
4.1 内能的利用
内能的不同利用方式
第5章 电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5.1 怎样将电能输送到千家万户
变压器的构造和原理
电能的输送
感抗和容抗
交变电流
交流的峰值、有效值以及它们的关系
交流电的平均值及其应用
交流发电机及其产生正弦式电流的原理
提高输电电压对减少输电损耗的作用
远距离输电
正弦式电流的图像和三角函数表达式
正弦式电流的最大值和有效值、周期和频率
第6章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
6.1 神秘的射线
天然放射现象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