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2014?武昌区模拟)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是玻璃砖的横截面,∠B=90°,∠A=30°E为BC边的中点,BC=三.一束平行于AB的光束从AC边上的某点射入玻璃砖,进入玻璃砖后,在BC边上的E点被反射,EF是该反射光线,一且EF恰与AC平行.求:(i)玻璃砖的折射率;(ii)该光束从射入玻璃砖开始计时,经BC边上的E点反射后,到紧接着的一次射出玻璃砖所需的时间.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2014?武昌区模拟)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是玻璃砖的横截面,∠B=90°,∠A=30°E为BC边的中点,BC=三.一束平行于AB的光束从AC边上的某点射入玻璃砖,进入玻璃砖后,在BC边上的E点被反射,EF是该反射光线,一且EF恰与AC平行.求:
(i)玻璃砖的折射率;
(ii)该光束从射入玻璃砖开始计时,经BC边上的E点反射后,到紧接着的一次射出玻璃砖所需的时间.
试题解答
见解析
解:
(i)作出光路图,光线在AC面上的入射角为60°,折射角为30°,则折射率n=
sini
sinr
=
sin60°
sin30°
=
√
3
(ii)作出光束经BC面反射后的光路图,因为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为:sinC=
1
√
3
>
1
2
,即C>30°,
所以光线在F点发生全反射,在H点不能发生全反射.即该光束经一次反射后,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发生在H点,
则光线在玻璃砖内传播的时间为:t=
GE+EF+FH
v
,
光线在玻璃砖内传播的速度为:v=
c
n
联立解得:t=
1
2
L+L+
1
2
L
c
√
3
=
2
√
3
L
c
答:
(i)玻璃砖的折射率为
√
3
;
(ii)该光束从射入玻璃砖开始计时,经BC边上的E点反射后,到第一次射出玻璃砖所需的时间为
2
√
3
L
c
.
标签
选修2-3
人教版
解答题
高中
物理
光的折射定律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一个折射率为2.4,临界角小于30°的四棱镜的横截面中,∠A=∠C=90°,∠B=60°,现让一束平行光垂直入射到AB面上,则出射光线将从哪几个面射出(不考虑经过四个端点的光线)( )?
如右图所示,光源S发出的光经狭缝A沿半径射至折射率n=√2在的半圆柱玻璃砖的圆心O后,有两条光线OB、OC射回空气中.现保持人射光线AO方向不变,将玻璃砖绕O轴顺时针旋转,当入射光AO与出射光OB的夹角为 时,另一出射光OC恰好消失;仍保持入射光线AO方向不变,将玻璃砖绕O轴逆时针旋转,∠BOC的最大值是 .?
如图所示,用透明材料做成一长方体形的光学器材要求从上表面射入的光线可能从右侧面射出,那么所选的材料的折射率应满足什么条件??
下列选项中能准确解释右图这张老照片所反映的中国形势是?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4分)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2分)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4分)(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2分)?
下图中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希望是?
年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解放区, 、 、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 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年 月,蒋介石撕毁“ ”,对 解放区发动进攻,爆发 。?
为了争取国内 , 年 月,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 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 的“ ”。?
第1章 光学仪器与光的折射规律
1.1 照相机与透镜成像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第2章 光学技术与光的波动性
2.1 立体电影与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
第3章 激光与激光器
3.1 神奇的激光
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第4章 射线技术与原子结构
4.1 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
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原子的核式结构
第5章 核能与社会
5.1 核反应堆与核裂变
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
核反应堆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重核的裂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