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平行单色光a垂直射向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其零截面如图所示,发现圆弧AB上只有1/3区域有光射出(不考虑光反射后的折射光线).若将a平行光换成b平行光,发现光从AB弧上射出的范围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试题及答案-多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平行单色光a垂直射向一半径为R的玻璃半球的平面,其零截面如图所示,发现圆弧AB上只有1/3区域有光射出(不考虑光反射后的折射光线).若将a平行光换成b平行光,发现光从AB弧上射出的范围增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试题解答
A、a光照射时,发现圆弧AB上只有
区域有光射出.则临界角等于30°,由sinC=
得n=2 故A正确;
B、当换成b平行光,发现光从AB弧上射出的范围增大.由b单色光的临界角变大,则b单色光的折射率小,所以传播速度比 a单色光大.故B错误;
C、当换成b平行光,发现光从AB弧上射出的范围增大.由b单色光的临界角变大,则b单色光的折射率小,所以传播速度比 a单色光大,波长也比 a单色光长.故C错误;
D、当换成b平行光,发现光从AB弧上射出的范围增大.由b单色光的临界角变大,则b单色光的折射率小,所以传播速度比 a单色光大,波长也比 a单色光长.则频率比 a单色光长低.如果b光照射一块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那么a光照射同一金属板也能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故选:AD
标签
选修2-3
人教版
多选题
高中
物理
折射率及其测定
相关试题
A.(1)为了将空气装入气瓶内,现将一定质量的空气等温压缩,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该过程中空气的压强p和体积V关系的是 .(2)在将空气压缩装入气瓶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外界做了24kJ的功.现潜水员背着该气瓶缓慢地潜入海底,若在此过程中,瓶中空气的质量保持不变,且放出了5kJ的热量.在上述两个过程中,空气的内能共减小 kJ,空气 (选填“吸收”或“放出”)的总能量为 kJ.(3)已知潜水员在岸上和海底吸入空气的密度分别为1.3kg/m3和2.1kg/m3,空气的摩尔质量为0.029kg/mol,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若潜水员呼吸一次吸入2L空气,试估算潜水员在海底比在岸上每呼吸一次多吸入空气的分子数.(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B.(1)激光具有相干性好,平行度好、亮度高等特点,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面关于激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光是纵波B.频率相同的激光在不同介质中的波长相同C.两束频率不同的激光能产生干涉现象D.利用激光平行度好的特点可以测量月球到地球的距离(2)如图甲所示,在杨氏双缝干涉实验中,激光的波长为5.30×10-7m,屏上P点距双缝S1和S2的路程差为7.95×10-7m,则在这里出现的应是 (选填“明条纹”或“暗条纹”).现改用波长为6.30×10-7m的激光进行上述实验,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则屏上的条纹间距将 (选填“变宽”、“变窄”或“不变”).(3)如图乙所示,一束激光从O点由空气射入厚度均匀的介质,经下表面反射后,从上面的A点射出.已知入射角为i,A与O 相距l,介质的折射率为n,试求介质的厚度d.C.(1)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下列光电流I与A、K之间的电压U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 .(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3)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3.40eV和-1.51eV,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5.53×1014Hz,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
本题适合选修3-4的同学选做(1)如图1所示,一列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速度v=12m/s,当位于x1=7cm的A点在正向最大位移时,位于x2=10cm的B点恰好在平衡位置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向下,试确定波源的起振方向并写出这列波频率和波长的表达式.(2)如图2直角三角形ABC,角A=30°,BC=2cm,n=,平行光与AB平行射向AC,在BC的右侧有光屏P,P与BC平行,在光屏上有一光带.(1)作出在P上形成光带的光路.(2)屏离BC之距多大,可使连续光带最宽.?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1)操作步骤如下:①先在白纸上画出一条直线aa'代表两种介质的界面,过 aa'上的 O点画出界面的法线 NN',并画一条线段 AO 作为入射光线.②把长方形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它的长边跟aa'对齐.③在线段 AO上竖直地插上两枚大头针 P1、P2,透过玻璃砖观察大头针 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 P1的像被 P2挡住.再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 P3挡住 P1、P2,P4挡住P1、P2、P3,记下P3、P4的位置.④移去大头针和玻璃砖,连接P1、P2作为入射光线,连接P3、P4作为折射光线,测量出入射角i与折射角r,填入表格中.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严重的缺漏,应作的补充是 .(2)实验中测出了多组入射角 i 与折射角 r,并作出了sin i-sin r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光线是由空气射入玻璃B.玻璃的折射率为0.67C.玻璃的折射率为1.5D.玻璃临界角的正弦值为0.67.?
(选修模块3-4)(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B.如果质点所受总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合外力,质点的运动就是简谐运动C.静止在地面上的人观察一条沿自身长度方向高速运动的杆,观察到的长度比杆静止时长D.麦克斯韦提出光是一种电磁波并通过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E.由光子说可知,光子的能量是与频率成正比的,这说明了光的波动性与光的粒子性是统一的F.横波在传播过程中,波峰上的质点运动到相邻的波峰所用的时间为一个周期(2)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图如图1,若波自右向左传播的,则处于平衡位置的P点此时的运动方向是 .若经过时间t=0.03s后,P 点刚好第一次到达波峰,则波的传播速度是 .(3)如图2所示,有一截面是直角三角形的棱镜ABC,∠A=30°.它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在距AC边d处有一与AC平行的光屏.现有由以上两种色光组成的很细的光束垂直AB边射入棱镜.(1)红光和紫光在棱镜中的传播速度比为多少?(2)若两种光都能从AC面射出,求在光屏MN上两光点间的距离.?
下列选项中能准确解释右图这张老照片所反映的中国形势是?
“百年锐于千载”,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回首百年前那激动人心的历史大变局,给我们许多启示与感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利,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利,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利,故要社会革命。这三者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孙中山《在东京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孙中山的思想主张是什么?该主张的提出有何意义?(4分)材料二 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理应再度携手,团结一切有志于国家统一的党派、团体和仁人志士,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辛亥革命是我们共同纪念的日子,孙中山先生是我们共同敬仰的伟人,统一祖国是我们共同盼望的目标,中华强盛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理想,有什么理由不合作、不统一呢?——人民日报社论“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1981年10月9日(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十世纪上半期,国共两党为改变“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共同进行了哪些努力?(2分)材料三 辛亥双十是海峡两岸共同的记忆与资产。……两岸和平是台湾繁荣发展的必要条件。……以“九二共识,一中各表”为基础,推动两岸关系,维持台海“不统、不独、不武”现状……两岸人民同属于中华民族,希望双方在正视现实的基础上,求同存异,互助合作,建立制度化的和平关系。——马英九在台湾各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3)材料三与材料二在纪念辛亥革命的角度上有何不同?你认为海峡两岸共同纪念辛亥革命的原因是什么?(4分)(4)通过学习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历史知识,你有什么感悟?(2分)?
下图中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当时,全国人民的共同希望是?
年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 解放区, 、 、等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 率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的进攻。?
年 月,蒋介石撕毁“ ”,对 解放区发动进攻,爆发 。?
为了争取国内 , 年 月,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 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 的“ ”。?
第1章 光学仪器与光的折射规律
1.1 照相机与透镜成像规律
光的反射定律
平面镜成像
第2章 光学技术与光的波动性
2.1 立体电影与光的偏振
光的偏振
第3章 激光与激光器
3.1 神奇的激光
激光的特性和应用
第4章 射线技术与原子结构
4.1 人类探索原子结构的历程
玻尔模型和氢原子的能级结构
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
原子的核式结构
第5章 核能与社会
5.1 核反应堆与核裂变
常用裂变反应堆的类型
核反应堆
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
重核的裂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