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修模块3-4】(1)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2)如图1所示,一截面为正三角形的棱镜,其折射率为.今有一束单色光射到它的一个侧面,经折射后与底边平行,则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3)如图2所示是某时刻一列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传向B,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x=6.0m,波长大于10.0m,求:①再经过0.7s,质点A通过的路程.②这列波的波速.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选修模块3-4】
      (1)200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科学家高锟以及威拉德?博伊尔和乔治?史密斯.3名得主的成就分别是发明光纤电缆和电荷耦合器件(CCD)图象传感器.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2)如图1所示,一截面为正三角形的棱镜,其折射率为
      .今有一束单色光射到它的一个侧面,经折射后与底边平行,则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 
      (3)如图2所示是某时刻一列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象,该波由A传向B,两质点沿波的传播方向上的距离△x=6.0m,波长大于10.0m,求:
      ①再经过0.7s,质点A通过的路程.
      ②这列波的波速.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2)由几何知识求出折射角,由折射定律求解折射角,即可求出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3)①根据时间与周期的关系求解路程.②根据两个质点的状态,结合波形,得到△x=6.0m与波长的关系,求出波长,读出周期,求出波速.

      (1)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A错误.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故B错误.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象是利用光的全反射现象.故C错误.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2)由几何知识得到折射角为r=30°,由折射定律n=
      得,i=60°,由几何知识得到入射光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0°.
      (3)①时间t=0.7s=1.75T,而质点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是4A,则有再经过0.7s,质点A通过的路程是S=7A=0.35m.
      ②由振动图象得知,在t=0时刻,A质点在平衡位置向上运动,而B在波谷,而波长大于10.0m,由波形得到,
      =△x,解得,波长λ=24m
      波速为v=
      =60m/s
      故答案为:
      (1)D (2)30° (3)①0.35m ②60m/s.

    光的双缝干涉现象和薄膜干涉现象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