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析
把宿主细菌分别培养在含有35S和32P的培养基中,宿主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就分别被35S和32P所标记。用T2噬菌体分别去侵染被35S和32P标记的宿主细菌。噬菌体在细菌细胞内增殖,裂解后释放出很多子代噬菌体,在这些子代噬菌体中,前者的蛋白质外壳被35S所标记,后者的DNA被32P所标记。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并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外部,故上清液(蛋白质外壳)放射性高,沉淀物(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放射性低(沉淀物中有标记的噬菌体,噬菌体在细菌表面还没有侵入)。由于噬菌体的DNA进入了细菌内部,故上清液(蛋白质外壳)放射性低,沉淀物(被感染的大肠杆菌)放射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