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图甲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图中的a表示的结构是 。(2)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结构有 个。(3)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或 的膜。(4)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牦的物质是 。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 。(5)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递的特点是 。(6)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下图甲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图乙是甲图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
      (1)图中的a表示的结构是
      (2)图乙是图甲中
      (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甲中这样的结构有 个。
      (3)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
      的膜。
      (4)神经递质从合成到进入突触间隙的全过程中不断消牦的物质是
      。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
      (5)突触后膜上“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兴奋,而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导致信号传递的特点是

      (6)兴奋通过突触由前一个神经元传导到后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从图甲的c结构可知,a为感受器,b为传入神经, d是神经中枢, e是传
      出神经,f是效应器,c是突触结构,放大后为乙图所示。图甲中突触结构共有2个。
      (3)突触由前一神经元的轴突与后一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接触形成,故图乙中B是突触后膜,
      为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或树突膜。
      (4)神经递质合成释放过程都要消耗能量物质ATP。神经递质释放利用膜的流动性,称作细
      胞的外排(或胞吐)。
      (5)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存在于突触后膜,
      在突触前膜上没有受体,故突触间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传递,在突触上,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所以,兴
      奋在两个神经元间传导需要进行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利用神经调节原理的仿生学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