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解析
(1)将赤霉菌培养基的滤液施到健康水稻幼苗上,发现这些幼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由此推断“恶苗病”的出现可能与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有关。
(2)根据实验目的,自变量为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围绕自变量分组对照,还要注意均衡无关变量,故对照组为用等量的未培养过赤霉菌的同种培养基的滤液喷施到健康的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水稻幼苗上。结果预测:实验组由于有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故出现恶苗病;对照组没有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故正常生长。
(3)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是赤霉菌产生的,不是植物产生的,不能叫植物激素。
(4)①据图分析,赤霉素一方面能够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另一方面能够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提高生长素含量促进生长。生长素分解过程需要相关的酶,故赤霉素可能是抑制这些酶活性达到抑制生长素分解目的。
②因为赤霉素会影响生长素的合成与分解,故作用于生长素合成部位胚芽鞘尖端,而生长素进行极性运输作用于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