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及中国古代某朝官制时指出“■■掌握定旨出命,囗囗给事中(官职名称)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囗囗受而行之”“■■”处的文字应该是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学者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论及中国古代某朝官制时指出“■■掌握定旨出命,囗囗给事中(官职名称)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囗囗受而行之”“■■”处的文字应该是
试题解答
D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根据材料信息"掌握定旨出命""掌封驳(封还皇帝失宜诏令,驳正臣下奏章违误)" "受而行之"得出分别对应决策、审议和行政,因此是指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故"掌握定旨出命"是指中书省。所以答案选D。
标签
高一下册
华师大版
单选题
高一
历史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相关试题
杨阳主编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纲要》认为,我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和“谏议”制度。下列机构设置属于“封驳”和“谏议”制度的机构是?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描述了官场的一些场景,他认为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使得文官结成小集团。有学者认为,形成许多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多种“谊”存在,如“姻谊”“乡谊”“年谊”等。其中的“年谊”是指?
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画野分民乱井田,百王礼乐散寒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后世政治体制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战国策·秦策三》载:“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材料反映出:①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为田开阡陌封疆”、奖励耕战等措施 ②商鞅变法收富国强兵之效 ③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基础 ④富国是商鞅变法的根本目标?
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下列对商鞅变法的历史局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一单元 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
第二单元 从周王朝到秦帝国的崛起
第4课 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三单元 从两汉到南北朝的分合
第8课 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汉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第四单元 隋的创制和唐的鼎盛
第13课 隋唐政治新格局
隋唐三省六部制
唐朝的中央集权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