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定都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形成与清朝对峙的局面。A项是爆发的标志;B项标志初步建立政权;D项是太平天国运动达到全盛时期。故C项正确。
考查: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728*90,创建于2014-3-31*/ var cpro_id = "u1506926"; 考点分析: 考点1: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矛盾尖锐
2、简要过程:
①兴起:1851年金田起义
②发展:1853年定都天京
③全盛:北伐和西征,至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④转折:天京事变,由盛转衰
⑤挽救危局:提拔陈玉成和李秀成;洪仁玕提出了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资政新篇》
⑥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3、对两个方案的认识:(1)《田朝田亩制度》:①革命性——主张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②空想性——绝对平分土地无法实现。③落后性——把小农自然经济作为追求的理想化目标;(2)《资政新篇》:①进步性——是中国第一个较为完整的资本主义改革方案。②空想性——未能反映农民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缺少必要的社会条件
4、传统的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性
作用:太平天国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政治基础;提出了具有资义性质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局限性:与落后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相联系,思想上受等级思想影响,在组织上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在政治上走不出封建制度的窠臼。他们是以封建手段反封建制度。因此,传统的农民起义最终失败,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