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8分)(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句)(6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6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知封建之弊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顾炎武《顾亭林诗文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制度相比于以前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影响。(8分)
      (2)概括材料二中顾炎武的主要观点。(不得摘抄原句)(6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认识。(6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西周天子与诸侯关系明显变化,君臣名分逐渐确定,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和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周王室的统治。
      (2) 顾炎武认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分封制的失误在于地方权力过大,威胁国家统一;“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制的失误在于中央权力过大,地方没有自主权。顾炎武的态度明显是反对恢复分封制,肯定郡县制的进步性。
      (3)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而地方权力不断削弱。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考生可围绕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分析: 考点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史学习重点包括夏商周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以及从汉至远的政治制度演变。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在考试过程中选择题与非选择题都有出现。复习时重点关注:历朝政治制度的沿革;商周时期的宗法制和分封制表现、内涵;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正确认识其远历史影响、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君主专制的强化。考试形式以主观性试题为主。

    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