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从大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依次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其中实现从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成功转移的直接因素是
      A.北伐战争的胜利 B.抗日战争的胜利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试题解答


      见解析
      C
      大革命时期,广东革命政府以两广作为根据地,发动北伐战争,当时中国革命的中心在珠江流域;随着北伐的胜利进军,广东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发动武装起义,在长江流域建立了一系列农村革命根据地。但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被迫长征。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的战略中心,也从长江流域转移到了黄河流域。故选C。分析: 考点1:国共政权的对峙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7、15----1937、7、7)
      1、中共探索出中国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⑴1927年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⑵1927年八七会议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
      ⑶1927年9月湘赣边秋收起义爆发。1927年10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2、日本大举侵华:1931九一八事变,侵占东北,进逼华北。
      3、国民党政策:攘外必先安内实质是对日妥协对红军围剿
      4、红军长征
      ⑴原因:①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②中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
      ⑵经过:1934年10月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8月1日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5、西安事变
      ⑴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
      ⑵爆发: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等人。
      ⑶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
      ⑷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标签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