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吾台,吾民父母之乡也。吾民之田庐在于是,子孙在于是,祖宗丘墓在于是。台亡,吾民将安归乎?诸公皆健者,义博云秋,气吞百川,际此生死存亡之交,何兴乎来,执挺以为刘(永福)公助。庶几人自为战,家自为守,成则建造新邦,熠跃千古,败则举吾民之骨血与全台俱尽焉!是亦亡国之荣也。 ——徐骧(?——1895年)(1)结合历史背景和斗争方式,分析徐骧抗日斗争失败的原因。(2分)材料二 台湾光复仪式(2)指出台湾光复的时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台湾得以光复的原因(4分)材料三 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演说时宣称,东京将“购买”钓鱼岛。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20.5亿日元的价格,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中的3个岛屿,将其“国有化”。9月11日,日本政府和“土地权所有者”签订交易合同。中国的回应 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并竖起中国国旗。 9月9日,胡锦涛向日本首相表示,坚决反对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日本宣布“购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是钓鱼岛等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9月11日,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军队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采取相应的权力。 9月12日,国内多家旅行社暂停赴日游业务。 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 9月14日,中国6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附近12海里领海内,展开维权巡航执法。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为什么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4分)(4)请问中国对日本“购岛”的回应有何特点?(4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吾台,吾民父母之乡也。吾民之田庐在于是,子孙在于是,祖宗丘墓在于是。台亡,吾民将安归乎?诸公皆健者,义博云秋,气吞百川,际此生死存亡之交,何兴乎来,执挺以为刘(永福)公助。庶几人自为战,家自为守,成则建造新邦,熠跃千古,败则举吾民之骨血与全台俱尽焉!是亦亡国之荣也。 ——徐骧(?——1895年)
      (1)结合历史背景和斗争方式,分析徐骧抗日斗争失败的原因。(2分)
      材料二 台湾光复仪式

      (2)指出台湾光复的时间,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台湾得以光复的原因(4分)
      材料三 2012年4月16日,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演说时宣称,东京将“购买”钓鱼岛。9月10日,日本政府正式决定以20.5亿日元的价格,从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手中买下钓鱼岛中的3个岛屿,将其“国有化”。9月11日,日本政府和“土地权所有者”签订交易合同。
      中国的回应
      8月15日,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并竖起中国国旗。
      9月9日,胡锦涛向日本首相表示,坚决反对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
      9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日本宣布“购岛”,实施所谓“国有化”,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理的严重践踏,中国是钓鱼岛等岛屿无可争辩的主人,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
      9月11日,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国军队正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留采取相应的权力。
      9月12日,国内多家旅行社暂停赴日游业务。
      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提交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
      9月14日,中国6艘海监船进入钓鱼岛附近12海里领海内,展开维权巡航执法。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为什么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4分)
      (4)请问中国对日本“购岛”的回应有何特点?(4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历史背景:清政府腐败,甲午战争战败,与日本《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斗争方式:徐骧领导的抗日斗争是人民群众自发的斗争。
      (2)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光复。原因可结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因素和台湾人民不懈的斗争作答。
      (3)1943年,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会议,发表《开罗宣言》,规定“使日本强占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和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1945年,苏美英三国发表的《波茨坦公告》强调,《开罗宣言》必须实施。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错误行径,公然蔑视和破坏了现有国际法准则,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否定。
      (4)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国内多家旅行社暂停赴日游业务属于民众自发的反日活动;其他属于中国政府官方的应对措施,两者相结合,维护国家主权。分析: 考点1: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⑴原因:根本原因:日本蓄谋已久(大陆政策)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⑵时间:1894----1895年,丰岛海战标志战争爆发。
      ⑶结果:签订了《马关条约》:
      ①中国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
      ⑷影响:
      ①《马关条约》的危害:《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后危害最深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巨额战争赔款使清政府不得不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中国财政。
      ②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国势艰危,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极其深重的危机。
      ③日本的胜利大大刺激了西方列强,以“三国还辽”为开端,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④甲午战败后,为挽救统治危机,清王朝进行了军事改革。
      ⑤面对民族和生存危机,中国的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始而震惊,继而奋起,以不同的形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考点2: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
      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支持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