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1分)试评价这一观点。(2分)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2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1)根据材料一,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1分)试评价这一观点。(2分)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3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2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说明费正清认为鸦片战争的发生是因为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愿“与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而导致的;再结合鸦片战争的根源批驳该观点。
      (2)“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 “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等进行概括。再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形势和抗日战争的意义回答.分析: 考点1:两次鸦片战争 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华史实。
      1、第一次鸦片战争
      ⑴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的市场
      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⑵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⑶结果:签订中英《南京条约》①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③允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此外通过条约附件,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⑷影响: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历史进程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
      ⑴原因:根本原因是: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⑵战争:1856---1860年;英法联合发动; 1860年,列强攻入北京城并洗劫烧毁圆明园。
      ⑶结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
      内容:①增开天津等11个城市为通商口岸;②外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往来;③外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传教;④清政府赔偿英、法军费各800万两白银等
      ⑷影响:①中国殖民地化程度加深;②清政府的权力结构发生变化,设总理衙门、总税务司、同文馆;③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兴起; 考点2: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在占领区推行“治安肃正运动”“治安强化运动”“清乡运动”,进行残暴统治
      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937、9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3、国共抗日:
      ⑴在防御阶段:国民党正面战场是主战场,组织三次大会战: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妄图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中共开辟敌后战场。
      ⑵在相持阶段:
      ①国民党由抗日趋向反共,1939年五届五中全会确立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先后掀起三次反共高潮,制造了皖南事变。
      ② 中共:坚持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斗争中求团结”、“有理有利有节”的方针,从抗战的大局出发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战胜利提供了保证;敌后战场成主战场,多次粉碎日本“扫荡”。
      4、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5、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④抗战胜利后,中国收回了宝岛台湾。
      6、抗战胜利的原因: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领导;中国人民的浴血奋战;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
      支持

    侵华日军的罪行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