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税米 弘治年间(1488—1505) 148.7万户 399270顷 86600石余 3970斤余 3175匹余 2560270石余 嘉靖年间(1522) 130.3万户 398566顷 82965石余 4264斤余 3411匹余 2576888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明代江南封建经济继续发展,但也潜伏着诸多的社会危机,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人口户数及朝廷在江西的征税统计表
时间
人口户数
官民田地
夏税米
农桑丝
折绢
秋税米
弘治年间
(1488—1505)
148.7
万户
399270顷
86600
石余
3970
斤余
3175
匹余
2560270
石余
嘉靖年间
(1522)
130.3
万户
398566顷
82965
石余
4264
斤余
3411
匹余
2576888
石余
A.明弘治、嘉靖年间农业税收方式未反映出商品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B.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
C.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
D.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显著
试题解答
见解析
弘治、嘉靖年间江西的经济数据变化非常小,所以,B项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人口减少政府税收也相应大幅削减和D项明弘治、嘉靖年间社会经济凋敝,农业衰退,说法都是错误的。数据只说了江西的数据,不是全国的。因此C项错误; 无法看出明弘治、嘉靖年间江西成为朝廷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地。故此题应选A项
标签
必修1
人教版
解答题
高中
历史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纟參,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晁错《论贵粟疏》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古代什么样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的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明代内阁大学士的籍贯分布如下表3,这从本质上反映了表:明代内阁大学士的籍贯分布表 南方 北方 南京 浙江 福建 四川 广西 江西 湖广 广东 北京 山东 山西 河南 陕西 27 26 11 9 2 22 12 5 17 13 5 11 2 114 48 A.南方担任过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大大超过北方B.南方科举考试推行比北方要好C.明代中国的经济、文化重心在南方D.南方人“官本位”思想比北方人更强?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一岁之役,官为佥募。力差,则计其工食之费,量为增减;银差,则计其交纳之费,加以增耗。凡额办、派办、京库岁需与存留、供亿诸费,以及土贡方物,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嘉、隆(明世宗嘉靖和穆宗隆庆年间)后,行一条鞭法,通计一省丁粮,均派一省徭役。于是均徭、里甲与两税为一,小民得无扰,而事亦易集。然粮长、里长,名罢实存,诸役卒至,复佥农氓。——摘编自赵恒烈、徐锡祺主编《中国历史资料选》材料二 丁粮同属朝廷正供,派之于人与摊之于地,均属可行。然与其派在人而多贫民之累,孰若摊在地而使赋役之平。况盛世人丁,永不加赋,则丁银亦有一定之数,按地均输,更易为力。查各属人丁,多寡不等,今就一邑之丁粮,均摊于本邑地粮之内,无论绅衿富户,不分等则,一例输将。——摘编自赵恒烈、徐锡祺主编《中国历史资料选》(1)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以上两种税制改革主要内容的异同?(8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一时期税制变化的历史意义。(7分)?
梁方仲在《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中对西汉、唐代部分地区人口密度统计进行了抽样对比,从中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时 间 地区(今山西一带) 人口密度 (人/km2) 地区 (今江浙闽一带) 人口密度 (人/km2) 地区 (今两广一带) 人口密度(人/km2) 西汉元始二年(公元2年) 太原郡 13.1 会稽郡 12.3 南海郡 1.0 唐代 河东道 23.1 江南东道 31.44 岭南道 2.71 A.今江浙一带始终是中国发达地区B.人口密度全面反映劳动力集中程度C.从汉到唐长江流域经济发展较快D.人口密度值能衡量出社会发展速度?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新中国在建国模式上的创新选择是?
美国黑人路易·惠吞在1953年的一篇文章中,记述了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在东北的工业区,我看到少数民族的人民在各种工业部门里工作,他们担任着经理、管理员以及技术人员或者一般的职务。在大规模的训练班里,少数民族工人被培养成熟练的技工,劳动模范之中有许多人来自各个少数民族。这表明?
1953年某地普选传单:“旧社会,太可恨,不把妇女来当人!新社会,大改变,男女都有平等权。积极参加大普选,认真行使民主权。”传单主要是为了?
“解放”一词在不同时期含义不同,如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来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前一种解放侧重于?
新中国成立以来,前后颁行过四部宪法,其中有一部宪法里明确承认“个体劳动所有制”和“资本家所有制”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该宪法是?
图是一枚纪念币,下列选项与纪念币主题相符的是?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西周的分封制
西周的宗法制
夏商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反封建斗争和民主革命
第5课 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
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鸦片战争
第三单元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第11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一届政协会议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文化大革命
文化大革命的历史教训
我国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西藏和平解放
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四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14课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日内瓦会议
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国和苏联建交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第五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16课 雅典的奴隶主民主政治
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
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文明
雅典民主机构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雅典民主政治的评价
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和实质
第六单元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的代议制
第18课 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光荣革命
英国《权利法案》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
第七单元 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
第2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巴黎公社
《共产党宣言》
巴黎公社的成立
巴黎公社的失败与意义
巴黎公社的性质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第八单元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3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华沙条约组织
马歇尔计划
美国霸权主义
美苏冷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