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分)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元丰九域志》等书都记录了大量镇名,其地位仅次于县治。官府在各地设置场务,收取商税。市的地位又仅次于镇,有些市也设置行政机构。有的镇市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如黄池镇(今安徽马鞍山)和沙市(今属湖北)是从属于州县的镇市,却发展为商旅萃聚的贸易中心,黄池镇商业的繁荣已超过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由于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频繁,官府在不少商船客货辐辏地设置税场,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摘编自邓广铭等《宋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镇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镇发展产生的社会影响。(6分)材料二 在此期间, 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5万人, 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 从总人口的1.1% 上升为 6.6%. 至1949年增至5766 万人, 从占总人口 5.1% 上升至 10.6%。……从 “五口通商”始, 至甲午战争前, 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皮麻生《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分)材料三 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较表 规模数 1964~1980 1980~1989 增长率指数 城市数 增长幅度① 城市数 增长幅度② ②/① 大于200万 5 3.59 7 24.16 673 100-200万 8 10.95 8 25.41 232 50-100万 18 14.89 30 28.47 191 20万-50万 43 23.55 70 34.22 145 10万-20万 51 26.78 62 44.91 168 小于10万 42 38.10 46 70.39 185 平均 167 15.87 223 31.63 199 ——摘自周一星《八十年代中国城市化的若干新动向》(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8分)城市既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区域,又是文明进步的前沿地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元丰九域志》等书都记录了大量镇名,其地位仅次于县治。官府在各地设置场务,收取商税。市的地位又仅次于镇,有些市也设置行政机构。有的镇市发展到相当大的规模。如黄池镇(今安徽马鞍山)和沙市(今属湖北)是从属于州县的镇市,却发展为商旅萃聚的贸易中心,黄池镇商业的繁荣已超过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有的镇也升格为县。由于商品流通和交换的频繁,官府在不少商船客货辐辏地设置税场,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
      ——摘编自邓广铭等《宋史》
      (1)依据材料一,指出宋代城镇发展的突出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城镇发展产生的社会影响。(6分)
      材料二 在此期间, 城镇人口由1843年的2075万人, 至1893年增至2350万人, 从总人口的1.1% 上升为 6.6%. 至1949年增至5766 万人, 从占总人口 5.1% 上升至 10.6%。……从 “五口通商”始, 至甲午战争前, 全国通商口岸34个。这些口岸一般是被迫开放的……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皮麻生《洋务运动与中国城市化、城市近代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原因?(6分)
      材料三 各规模等级城市人口增长速度比较表
      规模数 1964~1980 1980~1989 增长率指数
      城市数 增长幅度① 城市数 增长幅度② ②/①
      大于200万 5 3.59 7 24.16 673
      100-200万 8 10.95 8 25.41 232
      50-100万 18 14.89 30 28.47 191
      20万-50万 43 23.55 70 34.22 145
      10万-20万 51 26.78 62 44.91 168
      小于10万 42 38.10 46 70.39 185
      平均 167 15.87 223 31.63 199
      ——摘自周一星《八十年代中国城市化的若干新动向》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依据材料一中“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成千上万个镇市也因商业的发达而兴盛起来” “有些市、墟或集因商业的发达而发展为镇”可判断宋代城镇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因商业而兴盛,依据“市的地位又仅次于镇,有些市也设置行政机构”“有的镇也升格为县”“商税收入也非常可观”可判断城镇发展产生的社会影响是促进了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以及冲击了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
      (2)分析材料知“在此期间”是指“洋务运动”时期,依据洋务运动的背景影响以及材料中“从 “五口通商”始, 至甲午战争前, 全国通商口岸34个。……中国各地工厂有外资工厂、官办和官商合办工厂、民族资本主义工厂三大类 ”再结合所学可从列强侵略和洋务运动的影响角度来回答。
      (3)分析表格通过比较“增长幅度”和“增长率指数”可得出1980年之前城市化进展相对缓慢,1980后加速的结论,变化的原因结合所学主要从改革开外这个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加速了城市化角度回答。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