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在传统训练中深受湖南籍的清初异端思想家王夫之的影响。1847年中进士后,曾于翰林院任职。他在曾国藩手下参与过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实际经验。郭嵩焘担任过多种官职,包括署理广东巡抚。然而,他于1877年成为中国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公使。作为一位外交官,郭嵩焘在工作中密切联系并极度依赖李鸿章。1862年他曾经在李鸿章的幕府中短暂任职。虽然两个人在外交事务中的观点接近,但郭嵩焘的改革主张比李鸿章激进得多。郭嵩焘的欧洲之行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他回国时(1878年末)没有照例去北京,而是直接回到了湖南。他被提前罢职后,继续在湖南以通信方式向李鸿章提建议。——(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成为第一位驻西方国家公使的时代背景。(6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受冷遇的原因。(9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郭嵩焘(1818~1891),湖南湘阴人。他在传统训练中深受湖南籍的清初异端思想家王夫之的影响。1847年中进士后,曾于翰林院任职。他在曾国藩手下参与过平定太平天国的战争,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实际经验。郭嵩焘担任过多种官职,包括署理广东巡抚。然而,他于1877年成为中国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公使。作为一位外交官,郭嵩焘在工作中密切联系并极度依赖李鸿章。1862年他曾经在李鸿章的幕府中短暂任职。虽然两个人在外交事务中的观点接近,但郭嵩焘的改革主张比李鸿章激进得多。郭嵩焘的欧洲之行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他回国时(1878年末)没有照例去北京,而是直接回到了湖南。他被提前罢职后,继续在湖南以通信方式向李鸿章提建议。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成为第一位驻西方国家公使的时代背景。(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郭嵩焘回国后受冷遇的原因。(9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郭嵩焘“于1877年成为中国第一位驻西方国家的公使。作为一位外交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郭嵩焘成为第一位驻西方国家公使的时代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获得公使驻京权;清政府为顺应列强的要求,开始对外派驻公使;洋务运动的开展。
      (2)本题主要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郭嵩焘的改革主张比李鸿章激进得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郭嵩焘回国后受冷遇的原因:国内顽固守旧势力强大;洋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有限;郭嵩焘的思想较之其他官僚更加激进。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