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读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①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政府鼓励发展经济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号召 ④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读图,分析造成图示现象的原因有
①美、日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②政府鼓励发展经济
③“实业救国”思想的号召 ④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试题解答
C
抓住图7中的关键提示信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结合图中的总体上升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进步发展(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原因包括②③④所述,①错在“美、日”,这两国在此期间加强了对华经济侵略,应该是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正确答案为C。
标签
必修2
人民版
单选题
高中
历史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相关试题
观察《1913年在中国的外商、华商投资棉纺织业情况统计表》,表中反映的情况最准确的是 企业类别 厂家数 开工纱锭数 织机布数 外商企业 16家 338960锭 1986台 华商企业 25家 484192锭 2016台 A.洋务派引进机器,促进棉纺织业大幅发展B.外商在华棉纺织业严重萎缩C.棉纺织业中民族企业发展超过了外资企业D.民族工业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
材料一 在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下,西方列强在共同侵华的过程中既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利害关系。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争夺为辅。……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勾结是暂时的,争夺是绝对的,一切都以各自的政治经济利益为转移。——李智慧《列强侵华史》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特征及部分原因阶段民族工业状态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短暂春天列强放松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萧条列强卷土重来抗战时期遭摧残日本的经济掠夺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美国商品的涌入材料三 《孙中山伟大的历史贡献》一文中写道:在一个内外交困的背景下,即当国家命运还不掌握在中国人民自己手里的时候,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只能是一句空话。(1)材料一中的哪句话最能反映列强之间关系变化的本质?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甲午战争前以勾结为主……甲午战争后逐步以争夺为主”这一观点。(2)材料二表格中的内容反映了一个怎样的规律性问题?(3)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的观点。?
据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统计表(见表3)判断,这时期 类 别年 份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189315.681.82.6191039.841.418.8192040.139.420.5A.国外对中国商品需求量减少 B.中国外贸总体呈现出超态势C.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化明显 D.中国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读《1871年和1881年中国棉纺织品进口数量统计表》,该表反映出19世纪七八十年代 1872年 1881年 增长率(%) 棉纱(万担) 5 17.2 244 棉布(万匹) 1224.1 1493.1 22 A.棉纺织品是西方输华的主要商品 B.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在不断增加C.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大幅提高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困难重重?
恩格斯针对甲午中日战争曾预言:“它意味着古老中国的终结,意味着它的整个经济基础全盘的但却是逐渐的革命化,意味着大工业和铁路等等的发展使农业和农村工业之间的旧有联系瓦解”。此后符合预言中“革命化”确切含义的是?
“1870年以后,因为官员们开始主办工业企业,许多买办商人都被招聘去当官办企业的经理。官员和士绅也纷纷从商,从而扩大了商人队伍。到了1900年,有那么多人亦官亦商,致使经商活动已经变成仕途以外另一个令人尊敬的选择了。”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
下列二图分别是1867—1885年外国棉布进口值趋势图(图甲)及棉纱进口值趋势图(图乙),造成两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比较1872年-1894年和1895年-1913年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从中获得的有效信息是中国境内近代工业统计资料(资本单位:10万元) 时 间 商 办 官办和官商合办 外 国 人 办 合 计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比重 厂数 资本 1872-1894 53 47 9.6% 19 162 33.1% 103 280 57.3% 175 489 1895-1913 463 908 41% 86 295 13% 136 1031 46% 685 2234 注:外国人所办工业为1843-1894年的合计。 ①商办企业发展较快②官办和官商合办企业所占比重大大下降③外国资本仍占优势地位④重工业落后,企业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
《江南造船所纪要》载,1920—1921年,该所为美国制造了四艘万吨轮船,分别是“官府”、“天朝”、“东方”、“震旦”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据统计,1936年中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长百分之八十,导致这一结果的直接原因是?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
洋务运动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过渡时期总路线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十年探索
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一五计划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左倾思想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4课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