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是指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中国历史上“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这场运动”。“这场运动”是指         

      试题解答


      B
      解答本题关键是掌握“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反映的历史现象,结合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知识点,题干反映的是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掀起了农业合作化运动,B项正确;土地改革运动是在建国初,是解决农民土地需求问题,A项排除;“大跃进”运动是50年代末出现的,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大办工业,大办农业,C项不符合题意;因题干“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而误选D项,因错误的认为的“社”是指人民公社,实际上题干反映的基层组织并不是人民公社,D项错误。故选B。分析: 考点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实践:
      1、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基本确立(1949-1956)。
      ⑴1949---1952年,经济调整,经济形势好转
      ⑵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化三改”,即实现工业化,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公有制。
      ⑶1953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
      2、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⑴初期有益的探索----56年中共八大制定正确决策:
      ①大会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
      ②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同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③指出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⑵失误-----58年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58年“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大二公”)
      ①原因: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高速度。
      ②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③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⑶纠“左”调整: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3、“文革”时期(1966-1976)
      “左”倾错误恶性膨胀,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国民经济损失惨重。
      教训:
      ①必须充分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据此制定方针政策。
      ② 必须坚持党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③ 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
      ④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以阶级斗争为纲”;
      ⑤ 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
      ⑥要健全民主和法制,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的原则,防止个人崇拜。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