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试题解答
D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迁。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当时的上海,女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反映了上海在外部的影响下,社会风气有较大的变化。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故应选D。
标签
必修2
人教版
单选题
高中
历史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相关试题
(26分)家庭是社会中最古老、最基本的组织形式,家庭制度的变迁受到社会变迁的影响。大约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由女方提出离婚的比例逐渐上升。这种挑战首先发生在西方国家,而后逐步扩大到婚姻家庭价值观念很强的东方社会。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化,青年知识分子高呼婚姻自由,在结婚自由成为社会风气的同时,离婚自由也成为人们的诉求。——摘自贾秀堂《民国时期离婚现象再探讨》材料二 辛亥革命之后至建国之前,据一些地区的不完全估计,我国初离婚率大约在0.6‰左右,处于相对比较低的水平。材料三 1950年—1953年我国由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总数从18.6万件猛升到117万件,初离婚率首次突破1‰,高达1.99%。……90年代的中国,平均每10对结婚的就有l对离婚。——据叶文振/林擎国《当代中国离婚态势和原因分析>整理请回答;(1)工业革命后西方婚姻家庭受到挑战的原因有哪些?(8分)(2)材料一、二的说法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后离婚率整体不高的因素有哪些?(8分)(4)你如何看待离婚问题。(4分)?
(28分)孔子研究是建国后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对孔子的评价直接关系到对儒家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里,孔学因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皇权因与孔学结合而理论化。……皇权虽不断更迭,而孔子的权威却日益稳固,从未动摇过。——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1916年秋,康有为请政府于宪法中定孔教为国教。陈独秀连加痛驳,谓孔教与帝制有不可分的因缘,孔子提倡的道德礼教为封建时代的道德礼教,他的伦理学说与共和立宪政体相违。此后,李大钊、吴虞等人也对礼教进行了大力批判,胡适还提出了“打孔家店”的口号。——据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等材料三:1966年至1976年,造反派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讨孔、批孔运动,反孔还是尊孔成为革命与反革命大是大非的政治问题。1976年开始,全面客观地评价孔子成了学术界的热衷话题。1989年以来,学术界先后召开了“儒学及其现代意义国际学术研讨会”及其他相关的学术会议,成立了“国际儒学联合会”等组织。——据颜炳罡《五十年来孔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孔学“政治化”和皇权“理论化”的具体表现。(4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维新变法时期康有为对待孔学的态度,概述陈独秀等人批判“孔教”的历史背景。(10分)(3)据材料三,指出1976年以来学术界“孔子研究”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10分)(4)当今世界出现了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谈谈孔子思想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积极意义。(4分)?
(22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歇动力。”在漫长的古代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在科学技术领域群星璀璨,卓越的创新文化成果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有些还成为近代文明的助推剂或催化剂,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发展。材料一: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材料二:《中国清代科技史》中写道:“如果把中国科技发展史比作一只航船,那么当我们翻开它几千年的航行日志时,就会发现,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1644~1911年),这268年的航程是如此艰难曲折。鸦片战争前,水浅风弱,驶速迟缓;驶出中世纪的港湾后,它虽然易桅换桨,可又面对着险恶风云和那般多激流险滩。”材料三: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中国近代现代史》材料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通过材料一,我们可以得到关于古代中国科技的什么信息?(2分)你还有哪些医学和农学的史实能够证明古代中国科技“让西方人望尘莫及”。(4分)(2)材料二说明了我国古代科技出现了什么问题?你认为造成这种问题的关键在哪里?(4分)(3)材料从材料三到材料四,我国科技领域发生了什么变化?材料四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问题?(4分)(4)材料三中的现象不是偶然间形成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哪些因素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出现?(6分)(5)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高科技发展迅速,知识经济兴起,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日益明显,全球化进程加快等特点。为此,党和政府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决策?(2分)?
(18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成都西汉文翁石室授经讲学图(1)依据材料一,分析其产生的社会影响。(4分)材料二 洋务时期的新式教育在许多方面都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学堂种类不多、规模不大,教学内容又始终笼罩在“中学为体”的氛围之中,并一直没有摆脱附属科举的地位,然而它却在延续千年的封建教育堡垒上第一个打开了缺口,吹入了新风,植下了新学的种子。——杨益茂《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教育》(2)依据材料二,概括洋务教育的主要特点。(4分)材料三 一位78级学生描述说:“当时一个同学特别兴奋地骑车来告诉我,说要恢复高考了。我一下子就惊呆了,眼泪一涌而出。我跟同学反反复复地说一句话:这下有希望了!当时那种情况,有点像在黑夜里走路,四面全是黑的,什么东西都看不见。恢复高考这个消息,相当于前头突然冒出火光,当时没有别的念头,只想着赶快蹦到那儿去。”——《商道》编辑部《1978年后的邓小平和他的中国》(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恢复高考”的社会影响。综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知识,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分析西汉教育、洋务教育与新时期教育实施的必要性。(10分)?
(11分)科技、教育、国防的发展深刻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法)雨果(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3分)材料二 观察下列图片(2)根据材料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哪些巨大成就?(3分)还存在着什么问题?(2分)材料三 中国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海军。辽宁号的启用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十个拥有现役航母的国家,也是最后一个拥有航母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众所周知,辽宁号是从前苏联未完工的瓦良格号航母改装而来的。(3)材料三中辽宁号人列中国海军的历史原因有哪些?(3分)?
教育是立国之本,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如颜浊邹(注:当时的大盗)之徒,颇首业者众。——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材料二:西汉教育制度之重要性,乃以育才与选贤双轨并进。换言之,乃是教育制度与选举制度之配合行使。由地方……申送十八岁以上青年入太学,……甲等得在宫廷充皇帝侍卫,乙等回归本乡作吏。——钱穆《国史新论》材料三:康有为屡次上书失败后,认识到今当多难之秋,……“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界,莫亟於教育。”严复明确道:“民智之卑……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张也。”——张良才、孙传宏《中国教育社会价值观的百年嬗变》材料四: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劳动更辛苦。材料五: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请回答:(1)孔子是古代大教育家,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所做出的贡献。(2分)(2)据材料二指出汉代教育制度的重要创新举措是什么?这一创新举措是哪位封建帝王开始实施的?(2分)(3)材料三中康有为、严复的共同主张是什么?在他们的推动下,十九世纪末中国发生了一场什么政治运动?(2分)(4)材料四中邓小平充分肯定了1994—1966的教育工作。经过这十七年的努力,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什么重大成就?(1分)(5)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为加快教育事业发展所采取的重大举措。(3分)?
教育与社会变迁密切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6分)材料一:熹平四年,东汉灵帝令蔡邕(官拜郎中)等以隶书书写《易》、《书》、《诗》、《仪礼》、《春秋》、《公羊传》和《论语》,刻于碑石上,作为官方教材,立于太学,史称“熹平石经”。(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教育的发展对社会发展的影响。(4分)材料二: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创办了万木草堂。草堂的命名,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2)根据材料二,概括万木草堂在培养人才方面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其作用。(6分)材料三:1911年清华学校成立,1928年改建为清华大学。1934年,清华大学发展为包括文、法、理、工四个学院十六个系的综合性大学。文、法、理三院大一不分系,开设共同的必修课程,意在使学生求得关于自然、社会和人文方面的通识。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清华大学文、法、理学院并入北京大学等高校,只设置机械制造、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等八个工科系。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逐步重建了文科院系。——据《清华大学枝史稿》等(3)根据材料三,概述建国后清华大学的两次院系调整,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6分)?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演变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6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近代中国的基本经济形态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列强入侵对中国经济影响
洋务运动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8课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国民经济的调整
过渡时期总路线
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
三大改造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社会主义十年探索
文革对国民经济的破坏
一五计划
中共八大的正确决策
左倾思想
第四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11课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
第五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4课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第七单元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第20课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
斯大林模式的影响
新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的背景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三大支柱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