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近几十年间,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商品本位制时代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并实现贸易的自我平衡,但是也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与信用货币相比,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用于商品的发现、采掘与加工运输。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使得回归商品本位成为一种较为不可能的选择。——《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材料二 15世纪,地中海地区贸易发达,欧洲各国向外扩张,各国银行开始向其他国家银行渗透。跨国金融业习惯法大量产生。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德国、法国颁布银行法,促进了国际支付、货币兑换、信用关系。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之建立。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关于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材料三 美元的长期衰落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发行国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到19世纪世界接受英国的标准实行金本位,一直到二战之后的美元一枝独秀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4分)(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8分)(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并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决定性因素。(3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几十年间,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商品本位制时代虽然可以有效地避免通货膨胀并实现贸易的自我平衡,但是也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与信用货币相比,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用于商品的发现、采掘与加工运输。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使得回归商品本位成为一种较为不可能的选择。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材料二 15世纪,地中海地区贸易发达,欧洲各国向外扩张,各国银行开始向其他国家银行渗透。跨国金融业习惯法大量产生。
      17世纪至19世纪,英国、德国、法国颁布银行法,促进了国际支付、货币兑换、信用关系。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欧洲工业革命,推动了国际分工与国际交换,形成资本主义国际市场。促进了国际货币制度之建立。
      20世纪,国际金融业更加发展。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国参加的“联合与联盟国家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合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起一个以黄金为基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布雷顿森林货币制度。这是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国际法律调整的新时代。
      1988年7月,国际清算银行巴塞尔委员会成员国签署了《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协议,简称巴塞尔协议。目的是在联合国体系之外的国际金融领域建立“巴塞尔体制”。巴塞尔协议是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之始。
      ——《关于国际货币金融法律制度》
      材料三 美元的长期衰落不可避免。从历史上看来,国际主导货币的发行国都是当时世界经济中的领先国家,从文艺复兴时期的威尼斯到19世纪世界接受英国的标准实行金本位,一直到二战之后的美元一枝独秀无不证明了这一点……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
      ——《世界货币体系前世今生 美元如何影响世界》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并分析这一体系的影响。(8分)
      (3)依据上述材料,你认为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趋势如何?并指出这一“发展趋势”的决定性因素。(3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世界货币体系经历了从商品(如黄金)本位到信用货币的转变。依据材料一分析“世界货币体系”由商品本位向信用货币转变的原因:“商品本位制常常使得世界经济陷入长期的通货紧缩”;“同时也限制了政府政策干预经济的选择”;“商品本位制还浪费了大量资源”;“今天的各国政府越来越多地承担了刺激经济、创造就业的义务”。
      (2)依据材料二归纳“国际货币体系”的特点:制定颁布金融业习惯法、银行法;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民间跨国货币资金融通纳入国际法律秩序。国际货币体系呈现法制化、体系化、秩序化的特点。第二小问结合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史实,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3)依据材料三“新的世界货币体系或将出现多元化趋势”回答第一小问。而国际货币的多元化源于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分析: 考点1:西欧列强的殖民扩张 荷兰、英国野蛮抢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荷兰殖民扩张:
      ⑴对外贸易发达。17世纪上半叶,荷兰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⑵组建垄断性的贸易公司,参与殖民竞争。在亚洲-----摩鹿加群岛、爪哇、台湾,美洲------建“新荷兰”(即新尼德兰)
      2、英国的殖民扩张:
      ⑴手段:
      ①海盗式劫掠;打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②进行商业战争。
      ③组织垄断性的贸易公司,拓展殖民地。(英属东印度公司)
      ④进行残酷的黑奴贸易。
      ⑵结果: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3、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使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市场扩大的途径:殖民扩张,掠夺)(2)对殖民国:为西欧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商品市场和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殖民地: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黑奴贸易:欧洲→非洲→美洲→欧洲) 考点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以“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例,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⑴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人们主张建立有效机制以稳定世界经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欧洲衰弱,美国经济实力膨胀,企图称霸世界
      ⑵建立: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会议;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发展银行(世界银行)成立。
      ⑶主要内容:机构+制度:
      ①2个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
      ②国际货币制度: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⑷作用:
      ①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②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③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关贸总协定》:
      ⑴1947年签字,1948年实施
      ⑵目的: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
      ⑶性质:国际多边协定,实际上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
      ⑷作用:确立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⑴形成:在金融方面: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起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在国际贸易方面: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建立起了以美国为主导的国际贸易体系。
      ⑵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⑶影响:
      ①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左右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②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
      ③顺应了经济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向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