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下图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五个时期的科技发展情况(科技成果)曲线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试题解答
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953年—1957年中国开始实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科技发展,A项说法正确,B C D 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两弹一星”成果出现在1960年代,“文革”时期我国科技发展仍旧取得重大突破,如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袁隆平于1972年培育成功了籼型杂交水稻。
标签
必修3
人教版
单选题
高中
历史
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相关试题
(26分)20世纪的中国历史是一部充满变革的历史,中国社会在变革中不断发展和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民国共和,礼仪渐减,一切官场仪仗,如衔牌等件,亦皆废置,不尚繁文。近见缙绅士庶人家,每至丧葬出殡,炫耀街衢,至今惯用前清某太夫人衔牌,及旗伞大锣,“肃静回避”“前清举人进士”“某科翰林”及“乐善好施”等牌,亦当衔牌之用,甚至皂隶贱役,亦且假袭官衔。道途见之,每每嗤鼻。此辈者,半皆欺饰庸愚耳目,假作炫耀之资耳。——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依据材料一说明民国时期礼仪风俗变化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5分)材料二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的1945年4月25日,联合国家国际组织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市开幕,来自50个国家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举行公开会议时,由美、苏、英、中四大国首席代表轮流担任主席,以示大国的团结。安理会被授予了“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之主要责任”,“应断定任何和平之威胁、和平之破坏或侵略行为之是否存在”,并推荐调停这些争端的方法。安全理事会由11个理事国组成,其中包括美、苏、英、中、法5个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关于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非常任理事国的多数票和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通过之。——摘编自袁明主编《国际关系史》(2)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巴黎和会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6分)材料三 新民主主义经济体制,是实行计划管理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计划管理以市场为基础的管理体制。1953年国家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并宣布向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过渡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紧运行(注:大意是指在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速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推进,为了与这种经济紧运行和逐步单一的公有制相适应,在管理体制方面,也逐渐由以市场为基础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转向计划经济,到1956年底,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要素市场基本消亡,产品市场也在国家的计划控制之下,形成了以指令性计划为主、指导性计划为辅的计划经济体制。——武力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简史》(3)依据材料三分析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经济体制的变化,说明变化的原因。20世纪末期,中国的经济体制又发生了什么变化?(7分)(4)阅读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划分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变化的历史阶段,概括所分各阶段的特点。(6分)选择你所划分的任意一个阶段,分析其原因和影响。(2分) 年代 重大事件和政策 1949年11月 中国科学院成立。 1950年8月 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召开。 1956年1月 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召开,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口号,承认大部分知识分子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57年3月 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召开,提出大多数知识分子的世界观基本上是资产阶级的,属于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 50年代末到60年代前期 在知识界中反对白专道路(注:“白专”指潜心科研,不跟风“左”倾思潮),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要求知识分子劳动化。 1966年到1976年 科技战线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世袭领地”和执行“修正主义路线”而受到批判,知识分子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科研工作停顿。 1978年3月 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1995年5月 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958年,在军委扩大会议上,毛泽东说,“原子弹就是那么大的东西。没有那个东西,人家就说你不算数。”张爱萍将军说:“再穷,我们也要有一根打狗棍。”文中的“人家”和“狗”主要是指 A.占据和控制台湾的国民党反动当局B.阻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势力C.垄断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超级大国D.死灰复燃的日本军国主义势力?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7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科学成果项目基础研究年份(A)应用研究年份(B)生产推广年份(C)B—A年差C—B年差C—A年差蒸汽机168717111785247498电话18201876188156561发电机18311888188957158计算机19361946194610010晶体管194719511953426激光195819601961213材料二 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1970年,“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2007年,“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成功发射,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绕月探测技术的国家。2011年,“天宫一号”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里程碑,“天宫一号”将推动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建立空间站的国家。材料三 2011年8月23~25日。2011(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刘利华在会上说:互联网产业对实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随着互联网服务市场规模扩大,电子出版、网络视频、微博等新业务、新应用发展迅速。……2010年,我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超过5 000亿元,占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从2008年的1.1%提升至2010年的3.3%。……作为交易平台,互联网已成为分销的重要渠道,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而作为工作平台,互联网对企业的服务支撑逐步渗透到生产经营全过程,推动了传统企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移动用户规模呈爆发性增长;基于3G网络的行业信息化业务也不断涌现,并带动相关产业创新发展。……随着云计算、互联网等技术在医疗、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公共服务的手段和平台将进一步丰富和延伸,促进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网站2011年8月18日,人民网评《英国骚乱折射互联网的“双刃剑”效应》:“接受网络自由之利,就要接收其弊。”脸谱网总裁扎克伯格这种看似武断的宣称,却在近期西方社会的一系列动荡事件中成为现实。挪威惨案发生后,一些团体频繁通过微博、网络聊天室、视频网站等宣传极右翼思想;在英国骚乱中,暴徒和一些年轻人通过社交网站和黑莓手机大肆串联,网络“闪客”风卷残云,短时间内就把“锁定”的商家洗劫完毕。(1)从材料一中,你能获取哪些主要信息?(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2011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3)依据材料三,指出互联网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
有位名人曾说:“90岁时实现超级稻亩产1000公斤,这不是梦想,是我的理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大跃进”时期的口号B.这种说法说明社会上形成了严重的浮夸风C.这是新科技条件下水稻杂交的新目标D.这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之一?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一课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
百家争鸣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汉武帝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
孔子和孟子
儒家思想的形成
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四课 “发明和发现的国度”
汉字的形成演变
历史纪年方法
明清时期科技的衰落
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中国古代的农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中国古代的天文 历法成就
中国古代的医学成就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
中国古代史综合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八课 “从开眼看世界”到维新变法
“中体西用”思想
林则徐开眼看世界
维新思想
维新思想的历史影响
魏源与《海国图志》
新思想的萌发
洋务思想
第四单元 20世纪以来中国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十课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失败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华民国的成立
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五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
第十三课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中国互联网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成就
第六单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十六课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的政治思想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哲学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对人类的贡献
智者学派
第七单元 近代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十九课 物理学的长足进步
爱因斯坦的主要科学成就
经典力学
量子论
牛顿的主要科学成就
现代科学技术
相对论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二十二课 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
苏联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文学
亚非拉美文学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