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过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的人则待遇不同。
      (2)包括第四等级的所有公民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
      (3)奖励外国技工迁居雅典,对携眷移民给予公民权……鼓励橄榄油出口。
      材料二 (1)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的大小授予官爵。
      (2)……全国划为41县,县级官吏通过国君任免,领取国家的俸禄,可以随时任免调职。
      (3)……凡从事“本业”者……免除本身的徭役;而追逐“末业”者……入官府为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共同涉及了哪些方面的问题?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两个改革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式有何不同?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不同的处理方式对雅典和秦国分别产生了什么不同的影响?

      试题解答


      见解析
      第(1)问,考查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共同点,依据: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公职人员、鼓励橄榄油出口、军功爵制度、县级官吏通过国君任免、“本业”、末业”。第(2)问,考查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不同点,在第(1)问的基础上,从等级的划分、官吏任免及对工商业的态度具体分析不同点。第(3)问,考查两次改革对本国社会进程发展的影响,从专制政治与民主政治两个角度来分析。分析: 考点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中国古代秦国进行的废除奴隶制土地制度为核心,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考试重点关注变法的条件、主要内容、作用及评价。
      ※背景: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1.经济上: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③统一度量衡。
      2.军事上: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文化上: 
      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②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历史作用: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上推行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指导思想:法家思想。 宗旨(目的):富国强兵。
      ※性质:一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