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下列材料(16分)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魏书·食货志》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魏书·李冲传》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4分)(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4分)(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2分)(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 (6分)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二 高祖初谋南迁,恐众心恋旧,乃示为大举。因以协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实迁也。旧人怀土,多所不愿,内惮南征,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
      ——《魏书·李冲传》
      材料三 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拔。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娃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按:代,郡名,今山西省东北、河北省西北一带)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北魏孝文帝怎样的改革措施?其实行的前提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高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他采取了什么策略?反映了怎样的实质问题? (4分)
      (3)材料三中诏令提出了什么改革?从材料中找出这一改革的论据是什么? (2分)
      (4)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中都有一些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的开创性举措,试就经济方面的措施加以说明。 (6分)

      试题解答


      见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孝文帝改革和商鞅变法的理解。
      第(1)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第(2)问,根据材料,在对材料信息整合、归纳的基础上回答即可。
      第(3)问,这是史论结合的题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要用史实来说明。
      第(4)问,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

    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