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沙皇专制有增无减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 ④沙皇专制有增无减
试题解答
A
根据题干“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①属经济近代化的表现;②属政治近代化的表现;③属司法近代化的表现;④与题意相反,这是农奴制改革的局限而非促进俄国近代化进程的体现。
标签
选修1
岳麓版
单选题
高中
历史
农奴制改革的内容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1)“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的发生的根本原因。(2分)(3)这一事件是俄国向近代化迈进的重要步骤,但它却无法使俄国全面进入近代社会状态。结合这一事件的具体内容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理解。(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 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材料二 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请回答:(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5分)(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5分)?
阅读下列材料:(17分)材料一 1851年,俄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5.7%,农村人口占94.3%,其中90%是农奴。工厂规模很小,大型企业平均不过40—50个劳动力。——吴清修、王玲《俄国废除农奴制原因的再思考》材料二 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企业数增长18.3%,工人数增长66.6%,生产总额增加100%。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加了35倍多。——张广翔《德国学者关于俄国1861年改革研究述评》材料三材料四 欧洲三国人均GDP(单位:元)国家1870年1913年法国1 8763 485英国3 1914 921俄国9431 488——安格思 麦迪森(英)《世界经济千年史》材料五 沙皇政府不关系农业的发展,农产品出口挣回的外汇,大部分用于军费、政府和工业部门的支出,只有小部分投入农业发展。因此,俄国农业落后,农民负担沉重,购买力低下……——杨甘霖《大国崛起专题学习与研究》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5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的特点。 (4分)(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19世纪60至90年代俄国工业发展有何新变化?结合材料三,指出产生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7分)(3)根据材料四,概括指出改革后俄国经济发展的状况。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改革后俄国农民的处境,分析其原因。(4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俄国工业化进程的启示。(2分)?
(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意识到)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来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以来,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惟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一一(美)斯塔夫里阿诺斯所著《全球通史》下“1500年以后的世界”问题:(10分)(1)材料中认为“文明现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这里的“文明”指的是什么?(2分)(2)根据所学知识,你是如何理解“在19世纪60年代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 (4分)(3)材料中俄国“学到今后对它的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如何?(4分)?
明治维新使日本改变了封建落后的状况,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并成为亚洲强国。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明治政府颁发的地契日本最早的火车站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新式学校日本1897年创立的第一个大型冶金企业材料二:最迫切之事,在军务方面……朝廷能在海陆军方面稍做准备,主要以朝廷兵务,开拓朝鲜之釜山港。——明治维新领导人1869年初的一封信请完成:(1)材料一反映了19世纪后半期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通过材料一,你能获得哪些重要的信息?(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政府的什么意图?其结果如何??
【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6年3月30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承认“从上面解决要比从下面解决好些”,沙皇政府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各省先后成立了省贵族委员会,各自探讨改革方案。后来提出代表性的两个方案:一个要求完全废除农奴制;通过赎买方式把土地分给农民;土地由农民本人赎买,封建地租的赎金则应由国家负担。另一个方案规定只将宅因地分给农民,而全部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地主。材料二 日本派出使团到西欧国家考察。从明治四年到明治六年,岩仓使节团以考察各国的文物制度为使命,遍访了欧美诸国,参观调查了工厂、火车、电线、邮政诸会社、金银铸造所和制铁所,……大久保利通归国后即就任了内务卿,积极推进殖产兴业政策,使节团在西欧产业各部门调查研究的成果开始在日本生根开花。——[日]安冈昭男《日本近代史》依据材料回答:(1)为推行改革,俄、日两国各自采取了哪些准备?(2)一般认为,俄国改革在建立新的经济文化方面没有突破,日本则建立起全新的经济文化制度。从所给材料看,造成这一改革结果的原因分别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得我国无用之物,而失我国有用之宝,导致奢侈淫逸,失我国有用之货,缺衣食之资,器用之本。材料二:夫以战为主者,锁国之策;以和为主者,航海通商之策。以国家大计言之,欲与发展雄图而驭四夷,非航海通商又何之耶?如仍闭关锁国,坐以待之,则势屈力缩,非之又何待耶。材料三: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材料四:东西方人民风俗不同,思想自相悬殊,各国相沿的习惯历数千百年之久,纵使利害十分明白,也不应该强搬硬套,吸收外国文明……当取则取,当舍则舍,……才能调合适宜。——以上材料均引自《日本政治史》回答:(1)对比材料一、二、三指出,材料二比材料一的进步之处、材料三对材料二的继承和发展。(8分)(2)材料四是对待外国文明在方法论上的主张是什么?这对日本历史发展有何影响?(4分)?
阅读材料:材料一 “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卑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梭伦材料二 史学家对阿里纷纷各抒己见,有人认为他是“现代埃及的奠基者”,“当之无愧的现代埃及之父”;也有人认为是“一个十足的暴君”。材料三“大凡国家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在于是否勉励人民之工业。所以,归根结底是依靠政府官吏的诱导奖励之力。”——大久保利通请回答:⑴材料一体现了梭伦的什么改革思想?(2分)有哪些政策体现这一思想?(2分)(2)材料二中对阿里的评说纷纷各抒己见,你是怎样看待的?请说明理由。(4分)(3)材料三中体现了大久保利通的什么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治维新采取了哪些奖励措施?(2分)(4)从梭伦、阿里、大久保利通的身上体现了怎样的精神?(2分)?
在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对土地所有制的处置方式不一,有的允许土地自由买卖,有的废除土地私有制。以下分别对应这两种方式的是A.圈地运动/明治维新B.明治维新/十月革命C.十月革命/1861年改革D.1861年改革/圈地运动?
(2012年11月华南师大附中高三测试21题)以下几组历史事件中 符合“开始于同一年代、分处太平洋两岸国家”要求的是A.英国“光荣革命”、美国独立战争B.英国“光荣革命”、美国南北内战C.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D.美国南北内战、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章 雅典梭伦改革
第一节 梭伦改革前的雅典社会
古希腊城邦
古希腊文明
梭伦改革的背景
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过程
第二章 秦国商鞅变法
第一节 大变革与大转型的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
秦国改革的有利条件
商鞅变法的原因
第三章 北魏孝文帝改革
第一节 孝文帝改革前的北魏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第四章 北宋王安石变法
第一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与庆历新政的失败
庆历新政
王安石变法的背景
第五章 欧洲宗教改革
第一节 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
欧洲宗教改革的表现
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第六章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第一节 穆罕默德 ? 阿里改革前的埃及
第七章 俄国农奴制度改革
第一节 俄国社会呼唤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第八章 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节 明治维新前的日本社会
明治维新的背景
第九章 中国戊戌变法
第一节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背景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