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关于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凡尔赛和约》最能体现英国愿望的是关于
试题解答
B
英国参加和会,主要是为了继续保持其海上优势,维护其庞大的殖民帝国。因此,英国最梦寐以求的是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
标签
选修3
岳麓版
单选题
高中
历史
国际联盟
相关试题
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讨论的中心问题是?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话: ①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听我的。②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③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④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 ⑤老兄, 你占的便宜够大了,悠着点儿吧。材料二 下图这幅漫画刊登在 1921 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材料三 华盛顿会议为太平洋两岸两个大国的下一场战争埋下了第一批火种。一一列宁请回答:⑴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一中的前四句话依次是哪四个国家的代表说的?(2分)第五句话很可能发生在哪几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交谈的过程中?(1分)这反映了巴黎和会上存在着哪些矛盾?(2分)⑵材料二中的漫画表达了德国人怎样的情绪?(2分)⑶材料三中列宁指的两个大国是哪两个国家?(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做出这一判断的依据。(2分)?
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政治局势、经济实力、民族解放运动方面发展变化的有关史实,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并结合30年代的有关史实,从其自身内部矛盾方面分析这一体系最终崩溃的必然性。?
材料一 巴黎和会上,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坚持要求萨尔盆地归并法国。对此,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可以把德国的殖民地剥夺,把它的军队减到仅够警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结果还是平等的……为了(防止德国报复)这些理由,所以我们坚决反对超出必要的范围把德国人民从德国的统治下割给别国。”——《国际关系史》材料二 巴黎和会上,法国要求向德国索取的赔款总额,比整个法国的财产还多得多。美国坚决反对这种无限勒索、杀鸡取蛋的做法,主张既要维持德国经济运转在一定水平之上,又要索取适量的赔款。——《历史教学》材料三 当威尔逊将其“十四点计划”带到巴黎兜售时,劳合·乔治讽刺地说:“这位充满理想主义的总统真把自己当作一个传教士,他的任务是拯救欧洲困苦的异教徒。”克里孟梭说:“威尔逊谈起话来像个基督耶稣,做起事来,却像个劳合·乔治。”——《历史教学》回答:(1)劳合·乔治对法国总理的要求表示反对的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2)美国反对法国提出的对德国赔款的“无限勒索”的原因有哪些? (3)扼要分析巴黎和会期间,英、法、美三国矛盾斗争的特点。?
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在伦敦机场发表演说时说:“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把光荣的和平从德国带回到唐宁街(英国首相府)来。”与他演说中所谓的两次“光荣的和平”相关的条约是:?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从原奥匈帝国获得领土而新成立的国家是:?
埃塞俄比亚人民在19世纪末取得抗击意大利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的胜利,说明?
华盛顿体系的形成意味着①欧洲为中心的政治格局开始动摇 ②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③资本主义同社会主义的矛盾暂时得到缓和 ④美国开始和英国共同分享海上霸权?
20世纪30 年代,美国推行“中立”的外交政策,对这一政策的正确表述是①适应国内外形势,维护自身利益②反映国际形势走向缓和③维护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④不利于地区冲突的缓和与解决⑤不关心美洲地区以外的事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首先提出建立国际联盟的倡议,但结果是国联为英法所控制,美国没有加入国际联盟。以下解释最正确的是:?
第一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欧洲两大军事集团
第二章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
第一节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非战公约》
巴黎和会
凡尔赛体系
国际联盟
华盛顿会议
第三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一节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和新的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
第四章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第一节 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杜鲁门主义
华沙条约组织
马歇尔计划
美国霸权主义
美苏冷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雅尔塔体系
第五章 连绵不断的局部战争
第一节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
朝鲜战争
越南战争
第六章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第一节 当今世界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地区冲突的原因和教训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