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比较两实验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是:①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2,防止其污染环境; ②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2气体逸出而防止污染环境;二是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适量水中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 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Ⅰ:只含有Fe3+;Ⅱ:只含有Fe2+;Ⅲ:既有Fe3+又有Fe2+。为验证Ⅲ的可能性,选用如下试剂,填写下列空格:A.稀HCl溶液 B.稀H2SO4硫酸 C.KSCN溶液 D.KMnO4溶液E.NaOH溶液 F.淀粉KI溶液 G.H2O2溶液验证Ⅲ:步骤1. 取试样,滴加少量的 (填试剂序号),溶液的颜色变 色, 则试样中含有Fe3+。步骤2. 再取适量的试样滴加到少量的 (填试剂序号),观察到的现象为 , 则试样中含有Fe2+。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12分)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铁与浓硫酸反应,设计了图1、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比较两实验装置,图2装置的优点是:
①能更好的吸收有毒气体SO
2
,防止其污染环境;
②
。
(2)导气管e有两个主要作用:一是在反应过程中,因导管插入液面下,可起到“液封”作用阻止SO
2
气体逸出而防止污染环境;二是
。
(3)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滴管吸取A试管中的溶液滴入适量水中为试样,试样中所含金属离子 的成分有以下三种可能:
Ⅰ:只含有Fe
3+
;Ⅱ:只含有Fe
2+
;Ⅲ:既有Fe
3+
又有Fe
2+
。
为验证Ⅲ的可能性,选用如下试剂,填写下列空格:
A.稀HCl溶液 B.稀H
2
SO
4
硫酸 C.KSCN溶液 D.KMnO
4
溶液
E.NaOH溶液 F.淀粉KI溶液 G.H
2
O
2
溶液
验证Ⅲ:步骤1. 取试样,滴加少量的
(填试剂序号),溶液的颜色变
色, 则试样中含有Fe
3+
。
步骤2. 再取适量的试样滴加到少量的
(填试剂序号),观察到的现象为
, 则试样中含有Fe
2+
。
试题解答
见解析
略
标签
高一上册
沪教版
解答题
高一
化学
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
相关试题
(20分)(I)多项选择题(6分)在一定条件下,烯烃可发生臭氧氧化还原水解反应,生成羰基化合物,该反应可表示为:已知某有机物发生臭氧氧化还原水解反应后的产物为 CH3COCH2CHO,则该有机物可能是 。(II)(14分)A~G都是有机化合物,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有机物G的蒸气与甲烷的相对密度为11,取0.1mol的G完全燃烧生成48.4gCO2和10.8gH2O,则G的分子式是 ;(2)写出B的结构简式 ;(3)上述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填代号);(4)由E生成F的反应条件是 ;(5)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是 ;(6)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共有 种,其中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同分异构体的是 (填结构简式)。①分子内除了苯环外无其他环状结构,且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②1mol该同分异构体与NaOH溶液反应时,可消耗3mol的NaOH。?
(13分)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小;B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生成盐;D与A同主族,且与E同周期;E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于数少2;A、B、D、E这四种元素,每一种与C元素都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不相同的若于种化合物。请回答: (l)B元素的名称是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2)C和E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是(填元素名称) 。 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该结论的是(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C元素的原子显负价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3)A、B、C、E可形成两种酸式盐(均含有该四种元素),这两种酸式盐在水溶液中相互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C与D形成的某种化合物可作潜水面具中的供氧剂,每生成标准状况下11.2LO2,消耗该化合物的质量为 。?
某化学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以NaCl、NH3、CO2和水等为原料以及图1所示装置制取NaH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aCl=NaHCO3+NH4Cl.然后再将NaHCO3制成Na2CO3.(1)装置乙的作用是 .为防止污染空气,尾气中含有的 需要进行吸收处理.(2)由装置丙中产生的NaHCO3制取Na2CO3时,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有 、洗涤、灼烧.(3)若在(2)中灼烧的时间较短,NaHCO3将分解不完全,该小组对一份加热了t1min的NaHCO3样品的组成进行了研究.取加热了t1min的NaHCO3样品29.6g 完全溶于水制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缓慢地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随着盐酸的加入,溶液中有关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则曲线c 对应的溶液中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该样品中NaHCO3和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4)若取10.5g NaHCO3固体,加热了t1min后,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4g.如果把此剩余固体全部加入到200mL 1mol/L的盐酸中,则充分反应后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设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13分)(1)某化学实验小组从市场上买来一瓶食用白醋(含CH3COOH),用实验室标准NaOH溶液对其进行滴定以测定醋酸浓度,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pH大致为9 。下表是4种常见指示剂的变色范围: 指示剂 石蕊 甲基橙 甲基红 酚酞 变色范围(pH) 5.0~8.0 3.1~4.4 4.4~6.2 8.2~10.0 ①该实验应选用 作指示剂。②下图表示50mL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若A与C刻度间相差1mL,A处的刻度为25,滴定管中液面读数应为 mL;③为减小实验误差,该同学一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假设每次所取白醋体积均为VmL,NaOH标准液浓度为c mo1/L,三次实验结果记录如下: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实验中记录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明显多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 。A.实验结束时,俯视刻度线读取滴定终点时NaOH溶液的体积B.滴定前滴定管尖嘴有气泡,滴定结束尖嘴部分充满溶液C.盛装白醋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过,未用白醋溶液润洗D.滴加NaOH溶液时,未充分振荡,刚看到溶液变色,立刻停止滴定(2)乙二酸俗名草酸,某化学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测定草酸晶体(H2C2O4·xH2O)中x值。查阅资料得知,草酸易溶于水,有还原性,可以用酸性KMnO4溶液进行滴定: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该组同学设计了滴定的方法测定x值。称取1.260 g纯草酸晶体,配制成100.00 mL水溶液为待测液; 取25.00 mL待测液放入锥形瓶中,再加入适量的稀H2SO4; 用浓度为0.1000 mol/L的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达到终点时消耗10.00 mL;请回答:①滴定时,将KMnO4标准液装在下图中的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② 本实验滴定达到终点的标志是 ③通过上述数据,计算出x=?
多项式是_______次_______项式.?
当x=1时,代数式的值为3,则代数式﹣2a﹣b﹣2的值为_________.?
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大括号里(填序号).正数集合{ };负整数集合{ };整数集合{ };负分数集合{ }.?
下列哪个事例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地球是球体形状的是?
我们生活的地球的形状应该是?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1.1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核电荷数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
原子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
原子序数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第2章 物质的量
2.1 物质的量
阿伏加德罗常数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摩尔质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相对分子质量及其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及其计算
第3章 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化学能与热能的应用
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清洁能源
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
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
探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中和热
第4章 卤素
卤素
碘与人体健康
卤化银
卤素原子结构及其性质的比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
氯离子的检验
氯气的化学性质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氯气的物理性质
探究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第5章 硫
硫
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的污染及治理
工业制取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硫酸盐
浓硫酸的性质
探究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探究二氧化硫与水和品红溶液的反应
第6章 碱金属
碱金属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纯碱工业(侯氏制碱法)
粗盐提纯
碱金属的性质
金属的通性
氯碱工业
钠的化学性质
钠的物理性质
钠的重要化合物
焰色反应
第7章 元素周期律
元素周期律
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同一周期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及其应用
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作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