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在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下列符合①代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题及答案-单选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在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如图是化学兴趣小组通过自主学习构建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图.下列符合①代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试题解答
B
解:分析①所处的位置可知它是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一种基本反应类型,因为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所以考虑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因为置换反应有单质参与和单质生成,所以一定有化合价变化,所以①代表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答案:B.
标签
高三上册
沪教版
单选题
高三
化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相关试题
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某报讯,设计时速350公里的合(合肥)福(福州)高铁将于今年6月具备通车条件.已知合福高铁全程都是无缝铁轨.显然,无缝铁轨不可能一次成型,需要利用2Al+Fe2O3 高温 Al2O3+2Fe反应将短轨焊接为超长钢轨.下面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久置的铜制品表面能生成绿色的铜锈[主要成分为Cu2(OH)2CO3],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以下探究.【提出猜想】根据铜锈的组成元素推测,铜生锈可能是铜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反应的结果.【实验设计】兴趣小组同学取打磨光量的铜丝,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分析】若干天后,发现只有D瓶中的铜丝出现绿色的铜锈,其他瓶中的铜丝均无铜锈出现.(1)实验B、C瓶中所使用的蒸馏水是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其目的是 .(2)B瓶与D瓶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结论】由上述四个实验可分析得出,铜生锈是铜与空气中的 共同作用的结果.【拓展探究】以锈蚀严重的废铜屑为原料,回收制取纯铜.查阅资料:Cu2(OH)2CO3+2H2SO4═2CuSO4+3H2O+CO2↑ Cu2(OH)2CO3 △ . 2CuO+H2O+CO2↑如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的两种回收铜的实验方案:【分析评价】①步骤Ⅱ反应过程中发生了还原反应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②步骤Ⅲ、Ⅳ、Ⅴ都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③步骤Ⅴ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同一份废铜屑分别通过上述两种方案最终得到的铜的质量:方案一 (填“>”或“=”或“<”)方案二.以上两种方案中,方案二优越于方案一,理由是 (任答一点).?
为探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的联系,某同学通过改变浓度研究“2Fe3++2I-?2Fe2++I2”反应中Fe3+和Fe2+的相互转化.实验如图1所示:(1)待实验Ⅰ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Ⅱ目的是使实验Ⅰ的反应到达 .(2)ⅲ是ⅱ的对比实验,目的是排除ⅱ中 造成的影响.(3)ⅰ和ⅱ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 极.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0.01mol/L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ⅱ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①转化的原因是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 .(6)实验Ⅰ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Ⅱ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 .?
将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4%的KOH溶液加热蒸发掉100克水后,得到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8%的溶液80ml,求此时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将12mol/L的盐酸(ρ=1.19g/cm3)50mL稀释成6mol/L的盐酸(ρ=1.10g/cm3),求需加水的体积.?
在标准状况下,将11.2L HCl气体溶于水配成250mL溶液,计算(1)该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2)若将溶液稀释至1000mL时,所得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又为多少?(3)溶液中所含HCl的质量是多少克??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20℃时,每100g水中共能溶解0.165g氢氧化钙.(1)20℃时,在烧杯中放入7.40g氢氧化钙固体,加100g水,经充分搅拌后,所得饱和溶液的体积为100mL.计算溶液中OH-的物质的量浓度;(2)在第(1)题所述的烧杯中需加入多少L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Na2CO3溶液,才能使沉淀全部转化为CaCO3,使原溶液中的Ca2+离子浓度降至0.01mol/L??
实验室使用的浓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为36.5%,密度为1.19g.cm-3.(1)求该浓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2)将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氯化氢气体通入635mL的水中可得到36.5%的浓盐酸?(3)若取一定量的该浓盐酸稀释到1190mL,浓度变为0.1mol.L-1,则所取浓盐酸的体积为多少毫升?(4)若工业上以食盐为原料生产1吨36.5%的浓盐酸,理论上需要多少吨食盐??
将14.4g NaOH固体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其密度为1.219g/mL,求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分数.?
第1章 原子结构 元素周期表
1.1 原子核
核电荷数
画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原子构成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原子序数
质量数与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相互关系
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第2章 化学键 晶体
2.1 离子键
化学键
晶格能的应用
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离子键的形成
离子晶体
用晶格能的大小恒量离子晶体中离子键的强弱
第3章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3.1 化学反应速率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化学反应速率变化曲线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化学反映速率的调控作用
活化能及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4章 电离理论
4.1 电离平衡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
离子积常数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
第5章 氧化还原反应 电化学
5.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
重要的还原剂
重要的氧化剂
第6章 非金属元素
6.1 非金属单质
硅的用途
碳族元素简介
同素异形体
氧族元素简介
第7章 金属元素
7.1 金属的化学性质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金属的通性
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第8章 烃
8.1 烃的同系物和分类
饱和烃与不饱和烃
芳香烃、烃基和同系物
第9章 烃的衍生物
9.1 卤代烃
氟氯代烷对环境的影响
卤代烃简介
溴乙烷的化学性质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