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研究第11-18号部分元素的性质变化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内容Ⅰ探究Mg、Al的金属性强弱1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投入稀盐酸中2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加热至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3向MgCl2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氨水至过量Ⅱ探究Cl、S的非金属性强弱④分别加热密封于玻璃管中的H2S和HCl气体(1)指出②中的实验现象: (2)实验Ⅰ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项目是 (填序号)(3)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④中密封油H2S的玻璃管加热后出现黄色固体,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密封有HCl的玻璃管无明显现象.该实验说明非金属性:S Cl(填“强于”或“弱于”)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某同学设计了一套实验方案研究第11-18号部分元素的性质变化
      实验实验目的实验内容Ⅰ探究Mg、Al的金属性强弱1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投入稀盐酸中
      2将除去氧化膜的镁条和铝条分别放入试管中,加入
      少量水,加热至沸腾,再向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3向MgCl
      2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氨水至过量Ⅱ探究Cl、S的非金属性强弱④分别加热密封于玻璃管中的H2S和HCl气体(1)指出②中的实验现象:
      (2)实验Ⅰ的设计中能达到实验目的实验项目是
        (填序号)
      (3)写出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④中密封油H
      2S的玻璃管加热后出现黄色固体,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密封有HCl的玻璃管无明显现象.该实验说明非金属性:S  Cl(填“强于”或“弱于”)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Mg、Al为活泼金属,与沸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2)Mg的金属性较Al强,易与水或酸反应;
      (3)氨水呈碱性,向MgCl
      2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氨水至过量都产生难溶于水的物质;
      (4)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

      (1)Mg、Al为活泼金属,与沸水反应生成氢气和对应的碱,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故答案为:镁条和铝条表面均有气泡产生,且溶液变红;
      (2)Mg的金属性较Al强,易与水或酸反应,可通过与水或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比较二者金属性的强弱,
      故答案为:①②;
      (3)氨水呈弱碱性,向MgCl
      2和AlCl3溶液中分别加氨水至过量都产生难溶于水的物质,生成的虽然具有两性,但不溶于弱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Mg2++2NH3?H2O=Mg(OH)2↓+2NH4+;Al3++3NH3?H2O=Al(OH)3↓+3NH4+
      故答案为:Mg
      2++2NH3?H2O=Mg(OH)2↓+2NH4+;Al3++3NH3?H2O=Al(OH)3↓+3NH4+
      (4)S元素的非金属性较弱,H
      2S不稳定,加热分解成H2和S,S为黄色固体,由于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则Cl元素的非金属性大于Cl,
      故答案为:H
      2S不稳定,加热分解成H2和S,S为黄色固体;弱于.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