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过渡金属元素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和Fe(CO)x等.①基态Fe3+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②尿素(H2NCONH2)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 ;C、N都能和O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常见微粒,推测这两种微粒的空间构型为 .③配合物Fe(CO)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 . 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2)O和Na形成的一种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 cm. (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B.电负性顺序:C<N<O<FC.因为晶格能CaO比KCl高,所以KCl比CaO熔点低D.SO2与CO2的化学性质类似,分子结构也都呈直线型,相同条件下SO2的溶解度更大E.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4)图2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①图中d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类型是 .②单质a、b、f 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 个σ键, 个π键.③图3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 .试题及答案-填空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1)过渡金属元素铁能形成多种配合物,如:[Fe(H2NCONH26](NO33[三硝酸六尿素合铁(Ⅲ)]和Fe(CO)x等.
      ①基态Fe
      3+的M层电子排布式为         
      ②尿素(H
      2NCONH2)分子中C、N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是                    ;C、N都能和O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3的常见微粒,推测这两种微粒的空间构型为         
      ③配合物Fe(CO)
      x的中心原子价电子数与配体提供电子数之和为18,则x=          . Fe(CO)x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沸点为103℃,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据此可判断Fe(CO)x晶体属于          (填晶体类型);
      (2)O和Na形成的一种只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1,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为
                .已知该晶胞的密度为ρ 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          cm. (用含ρ、NA的计算式表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大小:S>P>Si
      B.电负性顺序:C<N<O<F
      C.因为晶格能CaO比KCl高,所以KCl比CaO熔点低
      D.SO
      2与CO2的化学性质类似,分子结构也都呈直线型,相同条件下SO2的溶解度更大
      E.分子晶体中,共价键键能越大,该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4)图2是Na、Cu、Si、H、C、N等元素单质的熔点高低的顺序,其中c、d均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①图中d单质的晶体堆积方式类型是
               
      ②单质a、b、f 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中含
                个σ键,          个π键.
      ③图3是上述六种元素中的一种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结构,请简要说明该物质易溶于水的原因:
               

      试题解答


      3s23p63d5:sp2:sp3:平面三角形:5:分子晶体:立方体:
      3
      248
      ρNA
      :BC:面心立方最密堆积:2:2:硝酸分子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的水中,硝酸分子中氢氧键易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解:(1)①Fe原子核外有26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64s2,Fe原子失去4s能级2个电子、3d能级1个电子形成Fe3+,Fe3+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 ,则M层电子排布式为:3s23p63d5
      故答案为:3s
      23p63d5
      ②尿素(H
      2NCONH2)分子中C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其杂化方式为sp2,N原子分别含有3个,
      σ键且含有一个孤电子对,所以N原子采用sp
      3杂化,氮原子和氧原子按1:3形成的微粒是NO3-,N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碳原子和氧原子以1:3形成的微粒是CO32-,碳原子含有3个σ键且不含孤电子对,所以这两种微粒形成的空间构型都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为:sp
      2;sp3;平面三角形;
      ③配合物Fe(CO)
      x的中心原子是铁原子,其价电子数是8,每个配体提供的电子数是2,8+2x=18,x=5,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根据题给信息知,该物质的熔沸点较低,所以为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5;分子晶体;
      (2)距一个阴离子周围最近的所有阳离子为顶点构成的几何体是立方体,该晶胞中钠离子个数是8,氧离子个数=8×
      1
      8
      +6×
      1
      2
      =4,V=
      m
      ρ
      =
      62
      NA
      ×4
      ρ
      =
      248
      ρNA
      cm3,则a=
      3
      248
      ρNA
      cm,
      故答案为:立方体;
      3
      248
      ρNA

      (3)A.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呈增大趋势,但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所以第一电离能大小:P>S>Si,故A错误;
      B.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电负性顺序:C<N<O<F,故B正确;
      C.晶格能与离子晶体的熔点成正比,离子半径与晶格能成反比,离子所带电荷与晶格能成正比,钙离子电荷大于钾离子,且钙离子半径小于钾离子,氯离子所带电荷小于氧离子,且氯离子半径大于氧离子,所以氯化钾的晶格能小于氧化钙,则氯化钾的熔点比氧化钙低,故C正确;
      D.二氧化硫分子中硫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是3且含有一个电子对,所以二氧化硫是V形结构,为极性分子,二氧化碳是非极性分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知,二氧化硫易溶???水,故D错误;
      E.分子晶体中,物质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故D错误;
      故选BC;
      (4)①d单质是热和电的良导体,且熔点较高,则为铜,铜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故答案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②根据熔点知,a是H元素,b是N元素,f是C元素,a、b、f 对应的元素以原子个数比1:1:1形成的分子为HCN,其结构为H-C≡N,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三键中一个是σ键两个是π键,所以该分子中含有2个σ键2个π键,
      故答案为:2;2;
      ③根据图知,该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原子、三个氧原子和一个氮原子,为硝酸分子,硝酸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为极性分子,且硝酸和水能形成氢键而增大硝酸的溶解性,故答案为:硝酸分子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的水中,硝酸分子中氢氧键易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

    配合物的成键情况相关试题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