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与E的氢化物分子构型都是V型.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D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D可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空时用实际符号):(1)C的元素符号是 ;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B与D一般情况下可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假若现在科学家制出另一种直线型气态化合物 B2D2分子,且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B2D2电子式为 ,其固体时的晶体类型是 .(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C4分子.C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lmolC-C吸收167kJ热量,生成Imo1C=C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②C4沸点比P4(白磷)低③lmol C4气体转变为C2吸收882kJ热量④C4与C2互为同素异形体⑤C4稳定性比P4(白磷)差⑥C4属于原子晶体⑦C4和P4(白磷)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⑧C4与C2互为同分异构体(4)C与F两种元素形成一种化合物分子,各原子最外层达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其空间构型为 .(5)为了除去化合物乙(A2ED4);)稀溶液中混有的A2ED3,常采用A2D2为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E与F形成的化合物E2F2在橡胶工业上有重要用途,遇水易水解,其空间结构与A2D2极为相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E2F2的结构式为:F-E-E-Fb.E2F2为含有极性键 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c.E2Br2与E2F2结构相似,熔沸点:E2Br2>E2F2d.E2F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E2F2+2H2O=EO2↑+3E↓+4HF(7)举出一种事实说明E与F的非金属性强弱(用化学方程式或用语言文字表达均可): .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现有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与E的氢化物分子构型都是V型.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A能分别与B、C、D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且A与D可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
      请回答下列问题(填空时用实际符号):
      (1)C的元素符号是
      ;元素F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2)B与D一般情况下可形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假若现在科学家制出另一种直线型气态化合物 B
      2D2分子,且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B2D2电子式为  ,其固体时的晶体类型是 
      (3)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Nvio 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C
      4分子.C4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断裂lmolC-C吸收167kJ热量,生成Imo1C=C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C
      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②C
      4沸点比P4(白磷)低
      ③lmol C
      4气体转变为C2吸收882kJ热量
      ④C
      4与C2互为同素异形体
      ⑤C
      4稳定性比P4(白磷)差
      ⑥C
      4属于原子晶体
      ⑦C
      4和P4(白磷)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
      ⑧C
      4与C2互为同分异构体
      (4)C与F两种元素形成一种化合物分子,各原子最外层达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其空间构型为 
      (5)为了除去化合物乙(A
      2ED4);)稀溶液中混有的A2ED3,常采用A2D2为氧化剂,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E与F形成的化合物E
      2F2在橡胶工业上有重要用途,遇水易水解,其空间结构与A2D2极为相似.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E
      2F2的结构式为:F-E-E-F
      b.E
      2F2为含有极性键 和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E
      2Br2与E2F2结构相似,熔沸点:E2Br2>E2F2
      d.E
      2F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为:2E2F2+2H2O=EO2↑+3E↓+4HF
      (7)举出一种事实说明E与F的非金属性强弱(用化学方程式或用语言文字表达均可):
       

      试题解答


      见解析
      A、B、C、D、E、F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与E的氢化物分子构型都是V型,则氢化物为H2O、H2S,则D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原子序数F大于硫元素,故F为氯元素;A与D可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则A为氢元素;A能分别与B、C、D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可形成10电子分子,满足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符合题意.

      A、B、C、D、E、F???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D与E的氢化物分子构型都是V型,则氢化物为H
      2O、H2S,则D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原子序数F大于硫元素,故F为氯元素;A与D可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均为液态,则A为氢元素;A能分别与B、C、D形成电子总数相等的分子,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可形成10电子分子,满足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符合题意.
      故A为氢元素;B为碳元素,C为氮元素,D为氧元素,E为硫元素;F为氯元素.
      (1)由上述分析可知,C为N;F为氯元素,原子核外有17 个电子,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7个电子,位于周期表第3周期第ⅦA族.
      故答案为:N;第3周期第ⅦA族.
      (2)B为碳元素,D为氧元素,直线型气态化合物 B
      2D2分子为C2O2,且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分子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每个碳原子与1个氧原子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则C2O2电子式为,其固体时的晶体类型是分子晶体.
      故答案为:
      ;分子晶体.
      (3)①N
      4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故①错误;
      ②N
      4与P4(白磷)都形成分子晶体,P4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强,P4沸点高,故②正确;
      ③lmol N
      4气体转变为N2,断开化学键吸收能量为167kJ×4=668kJ,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为942kJ×2=1884kJ,所以反应放出能量为1884kJ-668kJ=1276kJ,故③错误;
      ④N
      4与N2都是氮元素组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④正确;
      ⑤P
      4(白磷)易自然,稳定性差,故⑤错误;
      ⑥N
      4属于分子晶体,故⑥错误;
      ⑦N
      4和P4(白磷)的晶体都属于分子晶体,故⑦正确;
      ⑧同分异构体研究对象为化合物,N
      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故⑧错误.
      故选:②④⑦.
      (4)C为氮元素,F为氯元素两种元素形成一种化合物分子,各原子最外层达8电子结构,分子中存在3个N-Cl键,
      则该分子的结构式为
      ,与氨气结构类似,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型.
      故答案为:
      ;三角锥型.
      (5)A
      2ED3为H2SO3,A2D2是H2O2,H2O2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H2O2+H2SO3=2H++SO42-+H2O.
      故答案为:H
      2O2+H2SO3=2H++SO42-+H2O.
      (6)E与F形成的化合物E
      2F2为S2Cl2,遇水易水解,其空间结构与H2O2极为相似.
      a.S
      2Cl2的空间结构与H2O2极为相似,所以结构式为:Cl-S-S-Cl,故a正确;
      b.H
      2O2为打开的书页形结构,-O-H处于两个平面,是极性分子,S2Cl2的空间结构与H2O2极为相似,为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极性分子,故b错误;
      c.E
      2Br2与E2F2结构相似,都能形成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熔沸点越高,所以熔沸点:E2Br2>E2F2,故c正确;
      d.S
      2Cl2遇水解,反应2S2Cl2+2H2O=SO2↑+3S↓+4HF,符合氧化还原反应,且电子转移相等,可能发生该反应,故d正确.
      故选:acd.
      (7)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单质的氧化性越强,氧化剂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氧化性,所以反应C1
      2+H2S=S↓+2HCl,可以说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
      故答案为:C1
      2+H2S=S↓+2HCl.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