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热:M(D)=原平衡状态的相对分子质量:A转化为非气态,增大压强,平衡左移:A:
K1=K2=K3=K4<K5:
n(D)≥
【解答】解:(1)体积不变,压强增大,说明温度升高,该反应是个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反应;
(2)若降低原平衡体系温度,当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两次平衡条件下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未发生改变,形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是D的摩尔质量和原平衡状态的平均摩尔质量相同,即M(D)=原平衡状态的相对分子质量;
故答案为:M(D)=原平衡状态的相对分子质量;
(3)I、2A(g)+B(g)?2C(g)+D(s),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当压强为原来1.5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m mol/L,体积变化应为1.5a,实际测得m<1.5a,说明平衡正向进行;当压强为原来10倍时,B的平衡时物质的量浓度为n mol/L,体积变化引起的浓度变化浓度应变化为10a,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n<10a,而实际测定结果测得n>10a,证明平衡逆向进行,只能是增大压强,结合反应前后气体变化可知,可能A变化为非气体才符合;
故答案为:A转化为非气态,增大压强,平衡左移;
Ⅱ、若将原容器改为容积可变的容器,在一定温度和常压下,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建立平衡之后,B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mol/L,再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为保持恒压,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所以CD错误;所加入物质瞬间,正反应速率增大,体积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随反应进行气体体积减小,平衡正向进行,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最后达到相同平衡状态;
故答案为:A;
(4)t3~t4和t4~t5这两段平衡是不移动的,则只能是压强和催化剂影响的,因此应该推断该反应为等体积变化的反应,
t3~t4的平衡比原平衡的速率要快,而t4~t5的速率又变慢,则前者应是加催化剂,因为条件只能用一次,t4~t5段为减压,t5-t6段,为升高温度;
t1-t2段,处于平衡状态,c(A)平衡=0.8mol/L,c(B)平衡=0.4mol/L,c(C)平衡=0.6mol/L,
t2-t3段,为改变浓度,平衡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t3-t4段,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平衡常数不变;
t4-t5段,为降低压强,反应速率降低,平衡不移动,平衡常数不变;
t5-t6段,为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故 K1=K2=K3=K4<K5,
故答案为:K1=K2=K3=K4<K5;
(5)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2C(g)+D(s),已知将2mol A和1mol B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 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体积分数为n%,若维持该题条件不变,仅从生成物开始配比,要求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仍为Wmol.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n(D)应满足的条件是:
若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不同配比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是Wmol,可以是2molA,1molB的起始量,逆向进行可以是2molC,最少1molD,固体对平衡无影响;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mol;C消耗的物质的量为(2-W)mol,需要D物质的量为mol;
反应从逆反应方向开始,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应满足的条件是n(D)>mol;
故答案为: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