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NH3和氧气. 已知:化学键N≡NH-ON-HO=O键能/kJ?mol-1945463391498(1)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人工固氮”新方法的热化学方程式: ;(2)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h):T/℃304050生成NH3量/(10-6mo1/L)4.85.96.0①50℃时从开始到3h内以O2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②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请写出两条) 、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4)2SO4的工业流程如下:①往沉淀池中装入CaSO4悬浊液后,需先通入足量NH3,再通入CO2的原因是 .②煅烧炉中产生的固态副产品为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 .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一种“人工固氮”的新方法是在光照条件下,N
2
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NH
3
和氧气. 已知:
化学键N≡NH-ON-HO=O键能/kJ?mol
-1
945463391498(1)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人工固氮”新方法的热化学方程式:
;
(2)进一步研究NH
3
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反应时间3h):
T/℃304050生成NH
3
量/(10
-6
mo1/L)4.85.96.0①50℃时从开始到3h内以O
2
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②与目前广泛应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
3
生成量的建议(请写出两条)
、
;
(3)氨是氮肥工业的重要原料.某化肥厂生产铵态氮肥(NH
4
)
2
SO
4
的工业流程如下:
①往沉淀池中装入CaSO
4
悬浊液后,需先通入足量NH
3
,再通入CO
2
的原因是
.
②煅烧炉中产生的固态副产品为
,生产流程中能被循环利用的物质X为
.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旧键的断裂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的生成释放的能量的差值即为反应的焓变值;
(2)①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
进行计算即可;②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3)①氨水显碱性,二氧化碳是酸性气体,保证原料气的充分利用,要考虑通气体的先后顺序;
②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根据题目信息,N
2
在催化剂表面与水蒸气发生反应生成NH
3
和氧气,写热化学方程式的物质变化部分为:N
2
+3H
2
O
2NH
3
+
O
2
,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为:945kJ+6×463kJ=3723kJ,新键生成释放的能量为:6×391KJ+
×498KJ=3093KJ所以△H=3723kJ?mol
-1
-3093kJ?mol
-1
=+630kJ?mol
-1
,故答案为:N
2
(g)+3H
2
O(g)
2NH
3
(g)+
O
2
(g);△H=+630kJ?mol
-1
;
(2)①50℃时从开始到3h内,根据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NH
3
)=
=
=2.0×10
-6
(mol/(l?h)),氨气的反应速率和氧气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即为4:3,故v(O
2
)=1.5×l0
-6
mol/(L?h)(或2.5×l0
-8
mol/(L?min),故答案为:1.5×l0
-6
mol/(L?h)(或2.5×l0
-8
mol/(L?min);
②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升高温度、加大浓度、加大压强、使用催化剂等,对于该反应可以升高温度、增大压强,及时补充反应物等,故答案为:升高温度;增大压强;
(3)①先通入足量NH
3
,再通入CO
2
的原因是:氨在水中溶解度大,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CO
2
,增大c(CO
3
2-
),促使CaSO
4
转化为CaCO
3
,同时生成(NH
4
)
2
SO
4
,故答案为:氨在水中溶解度大,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CO
2
,增大c(CO
3
2-
),促使CaSO
4
转化为CaCO
3
,同时生成(NH
4
)
2
SO
4
;
②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固态副产品为CaO(或生石灰),CO
2
(或二氧化碳)能被循环利用,故答案为:CaO(或生石灰);CO
2
(或二氧化碳).
标签
选修4
人教版
解答题
高中
化学
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相关试题
向FeS04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时,首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迅速转变为红褐色沉淀,这是因为发生了反应4Fe(OH)2+2H2O+O2═4Fe(OH)3对于该反应速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CD?
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g)+S(g)═H2S(g),起始时加入H2的物质的量为2mol?s(g)的物质的量为3mol,5s后,H2S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这5s内H2的反应速率为?
T1℃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冲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反应过程测定的部分数据如表: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1.200.60100.8020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0,经测定前3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mol/,则6S末N0的浓度为?
反应:L(s)+aG(g)bR(g) 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图中压强p1>p2,x轴表示温度,y轴表示平衡混合气中G的体积分数。据此可判断 BD?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mA(g)+nB(g)pC(g)+qD(g)中,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BC?
已知:X(g)+Y(g)3Z(g),X与Y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图中实线所示),在无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建立平衡(如图中虚线所示)。则相应的图示中正确的是?
(10分)高温下,炼铁高炉中存在下列平衡:FeO(s)+CO(g)Fe(s)+CO2(g) △H>0试回答下列问题:⑴铁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 周期 ▲ 族。⑵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Ⅷ(2分)(2)K= c(CO2)/c(CO) (2分)增大(1分)减小(1分)(3)ACD(2分)(4)57.1% (2分) ▲ ,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将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平衡体系中固体的质量将 ▲ 。⑶为减少高炉冶铁时,含有CO的尾气排放,下列研究方向不可取的是 ▲ 。A.其它条件不变,增加高炉的高度 B.调节还原时的炉温C.增加原料中焦炭与赤铁矿的比例 D.将生成的铁水及时移出⑷1100℃时, FeO(s)+CO(g)Fe(s)+CO2(g),平衡常数K=0.4。今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7.2g的FeO,同时通入4.48L的CO气体(已折合为标准状况),将其升温到1100℃,并维持温度不变,达平衡时,FeO的转化率为 ▲ 。(精确到0.1%)?
(12分)在一定温度下,10L密闭容器中加入5molSO2、3molO2,反应达平衡时有3molSO2发生了反应。试填写下列空格:(1)生成SO3 :middle;" src="http://tikucommon-zs.oss-cn-beijing.aliyuncs.com/tiku/source/image/10921/shl00158309.jpg"> mol;(2)O2的转化率为 ;(3)平衡时体系中SO2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为 ;(4)降低温度,O2的转化率 ;v正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5)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He,则SO2的物质的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6分)如图所示,600K时,在容积可变的透明容器内,反应2HI(气)I2(气)+H2(气)达到平衡状态A。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压缩成为原容积的一半,达到平衡状态B。按图示观察方向 :middle;" src="http://tikucommon-zs.oss-cn-beijing.aliyuncs.com/tiku/source/image/10921/shl00157018.jpg"> ▲ (填“能”或“不能”)看出两次平衡时容器内颜色深浅的变化,理由是_▲ 。若从水平方向观察,能否看到容器内颜色深浅的变化 ▲ 。?
第1章 化学反应原理与能量转化
1.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测定强酸与强酸反应的反应热
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反应热和焓变
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
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化学能与热能的应用
燃料的充分燃烧
燃烧热
热化学方程式
探究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
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限度与速率
2.1 化学反应的方向
焓变和熵变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3.1 水溶液
pH的简单计算
测定溶液pH的方法
离子积常数
溶液pH的定义
水的电离
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
探究溶液的酸碱性
中和滴定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