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①按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1、K2、K3止水夹;④待烧瓶C中气体收集满后,将导管D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关闭K2,打开K3,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试回答:(1)A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3)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 试题详情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认为苯分子的结构中,碳碳间以单、双键交替结合而成环状.为了评价凯库勒的观点,某学生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①按图所示的装置图连接好各仪器;
      ②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③在A中加入适量的苯和液溴的混合液体,再加入少量铁粉,塞上橡皮塞,打开K
      1、K2、K3止水夹;
      ④待烧瓶C中气体收集满后,将导管D的下端插入烧杯里的水中,关闭K
      2,打开K3,挤压预先装有水的胶头滴管的胶头,观察实验现象.

      试回答:
      (1)A中所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类型为
      ,能证明凯库勒观点错误的实验现象是 
      (2)装置B的作用是
       
      (3)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溴的存在干扰检验H
      +和Br-
      (3)苯和液溴在铁粉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
      (4)根据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解答.

      (1)苯与溴在溴化铁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溴苯和溴化氢,苯分子里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代替,是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所以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所以凯库勒观点错误,生成的溴化氢极易溶于水,所以C中产生“喷泉”现象,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C中产生“喷泉”现象;
      (2)由于反应放热,苯和液溴均易挥发,苯和溴极易溶于四氯化碳,用四氯化碳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和苯,以防干扰检验H
      +和Br-
      故答案为:除去未反应的苯蒸气和溴蒸气;
      (3)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苯环上的氢原子被溴原子所取代,生成溴苯,同时有溴化氢生成,故答案为:C
      6H6+Br2C6H5Br+HBr;
      (4)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所以检查装置C的气密性的操作为先关闭K
      2,打开K3,将装C中的b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住烧瓶,若观察到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C的气密性好,
      故答案为:先关闭K
      2,打开K3,将装C中的b导管插入水中,双手握住烧瓶,若观察到b导管口有气泡产生,则装置C的气密性好.
    MBTS ©2010-2016 edu.why8.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