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DE:干燥混合气体: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使气体充分混合:
2NOx+2xC
N2+2xCO2;:
=3Cu(NO3)2+2NO↑+4H2O:0.04mol:不正确,因为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②没达到“零碳排放”的目的,对气候的变化存在潜在的影响和危害
解:Ⅰ、A、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不能用橡胶塞,且浓硝酸见光易分解,所以浓硝酸应保存在带玻璃塞的棕色细口试剂瓶中,故A错误;
B、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20mL沸水中逐滴滴加1~2mL饱和的氯化铁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就得到氯化铁胶体,故B正确;
C、石油分馏实验中,测得是馏分,也就是气体的温度,温度计不能插入液面下,故C错误;
D、浓碱具有强腐蚀性,不小心洒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故D正确;
E、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具有强氧化性,能腐蚀橡胶,不能用碱式滴定管,应用酸式滴定管量取,故E正确;
F、进行中和热测定时,为保证实验准确性,应防止热量散失,碱液略过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不能用铜质搅拌棒搅拌,应用玻璃搅拌棒,故F错误;
故选:BDE;
Ⅱ、(1)该反应目的是模拟汽车尾气中CO和NOX的反应并测量反应后混合气体的组成,装置A生成的CO和装置B生成的NOx通入装置E干燥气体并调整气体流速,再通入装置D反应,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置C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碳,最后收集气体.
(2)装置E中盛放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C的作用是:干燥混合气体,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使气体充分混合;
(3)由题干可知:利用催化剂使CO和NOX发生反应大部分转化为CO2和N2,所以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催化剂、加热,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质量守恒配平,
得到方程式2NOx+2xCN2+2xCO2;
(3)若装置B生成的NOX为NO,铜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铜为还原剂,失电子,硝酸中的氮得电子,硝酸为氧化剂,化学方程式为:
═3Cu(NO3)2+2NO↑+4H2O;
(4)通入的NOX为NO时,发生的反应为:2CO+2NO2CO2+N2,
88g 22.4L
C装置增重8.8g,即生成二氧化碳8.8g,
生成的氮气的体积==2.24L,氮气的物质的量==0.1mol;
则收集的气体中有氮气0.1mol,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0.01mol=0.1mol;
假设收集的气体中有xmol一氧化氮,则有(0.1-x)mol一氧化碳,
可得:0.1mol×28g?mol-1+xmol×30g?mol-1+(0.1-x)mol×28g?mol-1=0.2mol×28.4g?mol-1;
解之得:x=0.04
所以收集到的气体中,一氧化氮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6)选择高效催化剂,将汽车尾气转化为无毒气体,便彻底解决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影响,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②没达到“零碳排放”的目的,对气候的变化存在潜在的影响和危害.
故答案为:Ⅰ、BDE;
Ⅱ、(1)E、D、C;
(2)干燥混合气体;通过观察气泡,调节气体流速,使气体充分混合;
(3)2NOx+2xCN2+2xCO2;
(4)
=3Cu(NO3)2+2NO↑+4H2O;
(5)0.04mol;
(6)不正确,因为①该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反应完全.②没达到“零碳排放”的目的,对气候的变化存在潜在的影响和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