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试题
试卷
搜索
高中数学
小学
数学
语文
英语
初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思品
高中
数学
语文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地理
历史
政治
首页
我的试题
试卷
自动组卷
教材版本:
全部
课本:
全部
题型:
全部
难易度:
全部
容易
一般
较难
困难
年级:
全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年级:
全部
初一
初二
初三
年级:
全部
高一
高二
高三
年份:
全部
2017
2016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2010-2007
2000-2006
地区:
全部
北京
上海
天津
重庆
安徽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西藏
新疆
浙江
福建
辽宁
四川
黑龙江
内蒙古
某校实验小组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1)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小组用制取的氧气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在集气瓶底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盛放该溶液的目的是 .(2)①该小组用装置b制得NH3.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该小组用装置b进行铁和水蒸气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Fe3O4+4H2试题及答案-解答题-云返教育
试题详情
某校实验小组进行实验研究(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
(1)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该小组用制取的氧气进行硫在氧气中燃烧的性质实验时,在集气瓶底加入了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盛放该溶液的目的是
.
(2)①该小组用装置b制得NH
3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该小组用装置b进行铁和水蒸气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Fe
3
O
4
+4H
2
试题解答
见解析
(1)根据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条件选取反应装置;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空,应用能和二氧化硫反应的溶液吸收.
(2)①该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所以制取的氨气应该是加热固体制取的.
②高温条件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
(3)该装置属于固体和液体加热型装置,所以制取的气体应该是用液体或固体和液体进行加热制得的.
(1)a装置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装置,所以可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b装置属于固体加热装置,所以可用加热高锰酸钾固体或硫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制取氧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有毒气体,不能直接排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能和碱反应,所以可用碱液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大气.
故答案为:a、b;充分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减少污染空气.
(2)①该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所以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制取氨气,
反应方程式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H
2
O+2NH
3
↑.
故答案为:2NH
4
Cl+Ca(OH)
2
CaCl
2
+2H
2
O+2NH
3
↑.
②高温条件下,铁和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方程式为3Fe+4H
2
O
Fe
3
O
4
+4H
2
故答案为:3Fe+4H
2
O
Fe
3
O
4
+4H
2
.
(3)该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和液体制取气体,可以适用于加热浓硫酸和铜制取二氧化硫.
故答案为:浓硫酸和铜反应.
标签
必修1
人教版
解答题
高中
化学
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相关试题
(2012秋?越秀区校级期中)1、实验室要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480mL(1)填表: 配制时应称量NaOH的质量/g 已给仪器 配制时除已给仪器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 烧杯、药匙、托盘天平 (2)若要计算该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还需要的一个条件是 (用文字说明).(3)下列操作对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有偏高影响的是 (填字母)A.称量NaOH固体时,露置在空气的时间过长B.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的蒸馏水C.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D.在定容时仰视容量瓶刻度线2、实验室用如图几个实验装置,可快速制取少量气体,并进行相关性质实验.(1)若 A为30%H2O2溶液,B为MnO2,C盛有氢硫酸(H2S)饱和溶液,旋开E后,C中出现浅黄色浑浊的现象,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A中装有浓盐酸,B中装有固体KMnO4,C中盛有KI淀粉溶液,旋开E后,B中出现黄绿色气体.已知1mol KMnO4发生反应时转移5mol电子.则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C中的现象是: .?
以下气体发生装置中,不具有与启普发生器相同功能的是?
下列实验对应的结论正确的是 白色沉淀是BaSO3?
关于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I、(1)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问题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酒精灯洒漏少量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C.实验剩余的NaOH放回原试剂瓶D.在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加入浓硫酸,配置准确浓度的稀硫酸E.知趣乙酸乙酯时,加热前应先向试管中加入碎瓷片II、无水氯化铝为白色粉末,极易吸水,常压下182.7℃升华.学生甲拟选用如图所示仪器、装置(部分仪器连接的橡胶管或橡胶塞省略)和试剂制备无水氯化铝.回答下列问题(2)实验前,如何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 .(3)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Cl(浓)+MnO2 △ MnCl2+Cl2↑+2H2O .(4)从上列仪器中选取制备无水氯化铝的装置,各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 → → → →G(5)装置G的作用是 .(6)学生乙提出另一种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方案:将金属铝与足量盐酸反应后,将溶液加热蒸干、灼烧的到无水氯化铝.请你评价该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进行化学实验必须注意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写标号) .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C.如果苯酚浓溶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酒精洗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下列有关实验及安全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苯酚不慎沾在手上,可用NaOH溶液洗去B.蒸馏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支管口C.用蒸发结晶法可除去NaCl中混有的少量KNO3D.可用萃取分液的方法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E.实验室一般用稀硫酸和大理石制取CO2F.往某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证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Ⅰ下列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中,正确的做法是 A.滴定用的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B.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溶解、过滤、蒸发都用到了玻璃棒C.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会使配制的浓度偏高D.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于较浓盐酸中,然后再用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E.在铁粉存在下用溴水和苯反应制取溴苯时,无需加热F.取1mL 20%蔗糖溶液,加入适量稀硫酸,水浴加热约5min后,再加入少量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可检验蔗糖是否发生了水解G.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若热效应不明显,溶解的操作可以在量筒中进行Ⅱ在中学化学实验中,通常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少量水的存在,然而,无水硫酸铜的吸湿性很强,需要时须现制现用.方法Ⅰ:取2药匙细小的硫酸铜晶体置于 中研碎后放入坩埚,将坩埚放在泥三角上用小火慢慢加热并用玻璃棒不停搅拌,最后将坩埚移入 中进行冷却.方法Ⅱ:取2药匙研碎的硫酸铜晶体于小烧杯中,加入20mL浓硫酸(质量分数不低于98%),并用玻璃棒搅拌,静置5min后倾去浓硫酸,用无水乙醇洗涤数次,倒在滤纸上晾干.【交流与讨论】(1)方法Ⅰ中,加热温度稍高时会出现变黑现象,原因是CuSO4?5H2O △ CuO+SO3+5H2O或CuSO4?5H2O △ CuO+H2SO4+4H2O也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方法Ⅱ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为了不浪费药品,对无水乙醇洗涤液进行再生的方法是 ,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有烧瓶、接液管、锥形瓶、酒精灯、 等.(3)用制得的无水硫酸铜检验某双氧水中是否含水时,除了发现固体变蓝外,还发现该双氧水中有气泡产生,对此你有何猜想 .?
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给试管里的物质加热,应先 ,让试管均匀受热后,再将火焰固定在有药品处加热.从广口瓶中取少量的碳酸钙粉末,应用的仪器是 ;液体药品一般保存在 ;使用酒精灯时,如果不慎将酒精洒在实验台上燃烧起来,应用 扑灭,熄灭酒精灯时应用 盖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 .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翻失火,应立即用湿布盖灭B.滴定实验中用的移液管、锥形瓶和滴定管都要用所盛溶液润洗C.做完酚醛树脂实验的试管可用乙醇浸泡后清洗.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一般用盐酸酸化,可除去乙烯中混有的二氧化硫气体E.除去氯化镁溶液中含有的FeCl3 杂质,可采用加入MgO调节pH除去.F.蒸发操作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液体飞溅出来,等水分完全蒸干后,停止加热G.可用移液管量取0.10mol/L 的KMnO4溶液25.10mLH.用pH试纸测得某新制氯水的pH值为3(2 ) 下列实验没有错误的是 (3)如图1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A图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 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 (填字母标号).(4)中和热的测定如图2所示,该装置图中有两处实验用品没有画出,它们是烧杯上方的泡沫塑料盖和 .完成一次中和热测定实验,温度计至少要使用 次.?
第1章 认识化学科学
1.1 走进化学科学
化学的发展趋势
化学的主要特点与意义
化学科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化学史
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
第2章 元素与物质世界
2.1 元素与物质的分类
单质和化合物
分散系、胶体、溶液的概念及关系
混合物和纯净物
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重要性质
金属和非金属
纳米材料
溶液的含义
溶液的组成
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无机化合物与有机化合物概念
第3章 自然界中的元素
3.1 碳的多样性
探究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
碳族元素简介
同素异形体
第4章 材料家族中的元素
4.1 硅 无机非金属材料
玻璃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硅的用途
硅和二氧化硅
硅酸盐工业
含硅矿物及材料的应用
水泥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探究硅酸钠溶液的碱性、热稳定性
陶瓷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原料及其用途
无机非金属材料
MBTS ©2010-2016
edu.why8.cn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192.168.1.1路由器设置
Free English Tests for ESL/EFL, TOEFL®, TOEIC®, SAT®, GRE®, GMAT®